资料分析
基础概念
基期

基期与基期量计算

在资料分析中,所有关于“增长”的故事,都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 “基期”。理解基期,是破解增长率、增长量相关问题的金钥匙。

一、核心概念体系与推导

1.1 基础概念:基期、现期、增长量与增长率

想象一下,你去年双十一买了一双心仪的运动鞋,花了500元。今年双十一,你发现这双鞋涨价了,卖550元。

在这个简单的购物场景中,就包含了资料分析的核心概念:

  • 现期与现期量:指的是你进行比较的 “当前”时间点。在这个例子里,“今年”就是现期,而550元就是现期量
  • 基期与基期量:指的是作为参照和对比的 “过去”时间点。在这个例子里,“去年”就是基期,而500元就是基期量
  • 增长量:指的是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 差额。这里是 550 - 500 = 50 元。
  • 增长率:指的是增长量占 基期量 的比重,它描述了增长的相对幅度。这里是 (50 / 500) × 100% = 10%

1.2 核心公式推导

1.2.1 基础基期量计算

通过基础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1. 现期量 = 基期量 + 增长量
  2. 增长量 = 基期量 × 增长率
  3. 综合上面两个式子,得到:现期量 = 基期量 + 基期量 × 增长率 = 基期量 × (1 + 增长率)

在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题目中,最常见的考法是:给出现期量增长率,求基期量。因此,我们需要将上面的公式进行变形,得到求解基期量的核心公式: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基期量 = \frac{现期量}{1 + 增长率}

有时题目不会直接给出现期量,而是给增长的绝对值,这时需要我们使用另一个变形公式:


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 = \frac{增长量}{增长率}
易错点:注意,增长率的分母是基期量,而不是现期量!这是很多同学在初期最容易犯的错误。

1.2.2 基期和差计算

当题目要求计算两个部分在 基期 时,例如计算2022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之和,就需要用到基期和差公式。

  • 设A、B为某两个构成部分的 现期量,a、b 分别为它们的 增长率
  • A在基期的量为: A=A1+aA_{基} = \frac{A}{1+a}
  • B在基期的量为: B=B1+bB_{基} = \frac{B}{1+b}

基期和=A1+a+B1+b基期和 = \frac{A}{1+a} + \frac{B}{1+b}基期差=A1+aB1+b基期差 = \frac{A}{1+a} - \frac{B}{1+b}
技巧:在实际计算中,除非 a 和 b 相等(即增长率相同),否则切不可直接将现期量相加减再除以增长率,即 A+B1+a\frac{A+B}{1+a} 是错误的。必须分开计算再求和差。

1.2.3 基期比重计算

比重,即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基期比重,就是 基期的部分量基期的总计量 的比重。

  • 设A为部分的 现期量,增长率为 a。
  • 设B为总体的 现期量,增长率为 b。

基期比重=AB=A1+aB1+b=AB×1+b1+a基期比重 = \frac{A_{基}}{B_{基}} = \frac{\frac{A}{1+a}}{\frac{B}{1+b}} = \frac{A}{B} \times \frac{1+b}{1+a}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基期比重 = 现期比重 × 修正系数。它将复杂的基期比重问题,转化为了简单的现期比重和增长率的比较问题。

1.2.4 基期平均数计算

平均数 = 总量 / 个数。基期平均数,就是 基期的总量 除以 基期的个数

  • 设A为总量的 现期量,增长率为 a。
  • 设N为个数的 现期量,增长率为 n。

基期平均数=AN=A1+aN1+n=AN×1+n1+a基期平均数 = \frac{A_{基}}{N_{基}} = \frac{\frac{A}{1+a}}{\frac{N}{1+n}} = \frac{A}{N} \times \frac{1+n}{1+a}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基期平均数 = 现期平均数 × 修正系数。在很多题目中,个数的增长率 n=0,公式可以进一步简化。

二、经典真题深度解析

主题1:基础基期量计算

例1: 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7.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问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约为多少万吨?

A. 14596 万吨
B. 14739 万吨
C. 14882 万吨
D. 15000 万吨

主题2:负增长的基期计算

例2: 2022年,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5.3亿元,比上年下降5.8%。问2021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亿元?

A. 12949 亿元
B. 13745 亿元
C. 14591 亿元
D. 15000 亿元

主题3:基期比重计算

例3: 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问2020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多少?

A. 13.9%
B. 14.5%
C. 15.1%
D. 16.3%

主题4:基期平均数计算

例4: 2021年,某市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法人单位数为28547个,比上年增长8.5%。问2020年,该市平均每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法人单位的增加值约为多少万元?

A. 1582
B. 1627
C. 1749
D. 1825

主题5:复合基期计算

例5: 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0%。已知201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6.2%。问与2018年相比,2020年我国货物出口额约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A. 10.0%
B. 10.2%
C. 10.5%
D. 10.8%

主题6:基期量比较

例6: 2021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4.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9.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0.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5.3个百分点。 问2020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哪个产值更高?

A. 装备制造业
B. 高技术制造业
C. 两者一样
D. 无法判断

主题7:基期和差计算

例7: 2021年,某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60亿元,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40亿元,同比增长8.2%。问2020年,该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约为多少亿元?

A. 6580
B. 6600
C. 6620
D. 6640

主题8:基期倍数计算

例8: 2021年,某市财政收入为420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支出为380亿元,同比增长8%。问2020年,该市财政收入约是财政支出的多少倍?

A. 1.03
B. 1.06
C. 1.08
D. 1.10

主题9:混合基期计算

例9: 2021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0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3元,同比增长10.5%。已知该省202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68%,农村人口占32%。问2020年,该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元?

A. 30800
B. 31200
C. 31600
D. 32000

主题10:基期量的大小比较

例10: 2021年,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20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总额680亿元,同比增长22.8%。问2020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相比:

A. 主营业务收入的基期量更大
B. 利润总额的基期量更大
C. 两者基期量相等
D. 无法比较

主题11:基期速算技巧

例11: 2021年,某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24亿元,同比增长3.2%。问2020年该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亿元?

A. 15137
B. 15237
C. 15337
D. 15437

例12: 2021年,某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8亿元(增长4.8%)、2847亿元(增长6.2%)、3926亿元(增长7.1%)。问2020年,哪个产业的增加值最高?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判断

例13: 2021年,某市进出口总额285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额1680亿元,同比增长15.3%;进口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8.7%。问2020年,该市进出口总额比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和多多少亿元?

A. 0
B. 1
C. 2
D. 3

三、技巧总结

  1. 四大核心公式

    • 常规型:知道"现期量"和"增长率",用除法。 基期量=现期量1+r基期量 = \frac{现期量}{1 + r}
    • 变形式:知道"增长量"和"增长率",用除法。 基期量=增长量r基期量 = \frac{增长量}{r}
    • 比重型:知道"现期比重"和"两个增长率",用乘法。 基期比重=现期比重×1+整体r1+部分r基期比重 = 现期比重 \times \frac{1+整体r}{1+部分r}
    • 平均数型:知道"现期平均数"和"两个增长率",用乘法。 基期平均数=现期平均数×1+个数r1+总量r基期平均数 = 现期平均数 \times \frac{1+个数r}{1+总量r}
  2. 同比和环比的区分

    • 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看年)
    •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环比看尾)
    • 实用记忆:月环比、季度环比
    • 常见术语
      • 进出口额 = 出口额 + 进口额
      • 顺差 = 出口额 - 进口额,逆差 = 进口额 - 出口额
  3. 速算技巧大全

    3.1 化除为乘技巧

    适用环境:求基期、选项差距较小、|r| ≤ 5%

    核心公式

    • A1+rA×(1r)=AA×r\frac{A}{1+r} \approx A \times (1-r) = A - A \times r (其中r为正数)
    • A1rA×(1+r)=A+A×r\frac{A}{1-r} \approx A \times (1+r) = A + A \times r (其中r为正数)

    推导过程A1+r=A×(1r)(1+r)×(1r)=A×(1r)1r2A×(1r)\frac{A}{1+r} = \frac{A \times (1-r)}{(1+r) \times (1-r)} = \frac{A \times (1-r)}{1-r^2} \approx A \times (1-r) A1r=A×(1+r)(1r)×(1+r)=A×(1+r)1r2A×(1+r)\frac{A}{1-r} = \frac{A \times (1+r)}{(1-r) \times (1+r)} = \frac{A \times (1+r)}{1-r^2} \approx A \times (1+r)

    操作技巧:先变正负,再拆括号

    反例警示: 当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也相同且 4% ≤ |r| ≤ 5% 时,化除为乘可能产生误差。

    :2017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3433万亩,比上年下降5%。求2016年种植面积。

    • 错误解法343315%3433×(1+5%)=3433+1713604\frac{3433}{1-5\%} \approx 3433 \times (1+5\%) = 3433 + 171 \approx 3604
    • 正确解法343315%=34330.953614\frac{3433}{1-5\%} = \frac{3433}{0.95} \approx 3614

    3.2 基期比较技巧:先排再列

    识别:过去时间 + 最高/低,最多/少

    原理:避免列式浪费时间,采用分数比较方法

    步骤

    1. 先对现期量进行排序
    2. 再结合增长率调整排序
    3. 只对不确定的选项进行精确计算

    技巧:增长率越大,基期量越小;增长率越小,基期量越大

    3.3 基期和差快速计算

    公式A1+a+B1+b\frac{A}{1+a} + \frac{B}{1+b}A1+aB1+b\frac{A}{1+a} - \frac{B}{1+b}

    方法

    • 分母相同:直接通分计算
    • 分母不同:分别计算基期量再求和差(推荐)

    3.4 变形公式技巧

    基期量三种计算方式

    •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 = 现期量 - 增长量
    • 基期量=现期量1+r基期量 = \frac{现期量}{1+r}
    • 基期量=增长量r基期量 = \frac{增长量}{r}

    巧妙利用:当题目直接给出增长量和增长率时,用第三种公式最快

    3.5 其他实用技巧

    瞪选项法:当计算结果在选项范围内时,可以通过选项大小关系快速判断

    截位直除:对于复杂的除法,可以通过截位简化计算

    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尾数快速判断

    划线减法:用于快速计算减法,特别是基期量 = 现期量 - 增长量

    注意:化除为乘只是估算,并非精确值!如果选项非常接近,请进行精确计算,避免落入陷阱。
  4. 审题"三步走"

    形成严谨的做题思维,提速的关键

    第一步:圈时间

    • 目标:迅速确定谁是基期,谁是现期
    • 方法:在材料中圈出所有时间词汇
    • 警惕时间陷阱,注意"上年"、"去年"、"同期"等表述
    • 判定:基期→现期,确定计算方向

    第二步:定主体

    • 目标:看清楚题目问的是哪个指标的基期量
    • 方法:一眼定位,避免反复寻找
    • 举例:区分"总产值"、"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第一产业产值"
    • 关键找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答案正确性

    第三步:选公式

    • 目标: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公式
    • 判定关键字
      • 现期量 + 增长率 → 现期量1+r\frac{现期量}{1+r}
      • 增长量 + 增长率 → 增长量r\frac{增长量}{r}
      • 现期量 + 增长量 → 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 - 增长量
      • 比重问题 → 基期比重公式
      • 平均数问题 → 基期平均数公式
    • 优先级:选择计算最简单的公式路径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