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方程思想
一、如何构建方程
方程关键点: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一:自身公式
总利润 = 总收入 总成本; 工程量 = 效率 时间; 路程 = 速度 时间
例 某商店批发了100袋面包改良剂,已知每袋的进价是3.5元,总运费为100元,预计损耗 2% ,现以每袋5元的价格售出,则该批面包改良剂可获利润多少元?
- A.39.2
- B.40
- C.49
- D.50
解析 由于我们知道,总利润 = 总收入- 总成本,那么这道题目还给了和收入、成本相关的数据,于是我们选择围绕总利润 = 总收入- 总成本的等式关系构建方程。
总利润 = 总收入- 总成本 元,所以选择B。
总结根据已知运算关系公式,结合题目所给数据信息,考虑是否可以进行方程运算得到新的信息。
等量关系二:题目设置等量关系
比如前后xx量相同,A是B的xx倍、xx分之一,A比B多xx、少xx等等。
例 某检修工作由李和王二人负责,两人如一同工作4天,剩下工作量李需要6天,或王需要3天完成。现李和王共同工作了5天,则剩下的工作李单独检修还需几天完成?
- A.2
- B.3
- C.4
- D.5
解析
设李、王的日工作效率分别为 (“份/天”),总工作量为 1。
已知:两人合做 4 天后,剩余工作要么李单独做 6 天完成,要么王单独做 3 天完成。 故有:
由 得 。
代入:
实际情况:李、王共同工作 5 天。 完成量:
剩余量:
由李单独完成所需时间:
答案:还需要 3 天。
二、鸡兔同笼思想
列方程是快速应用题目信息得出思路的好办法。但一笔一划把方程写出来又比较费时间。所以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即可以快速对题干信息进行方程计算又避免无用功。
例 玻璃厂委托运输公司运送400箱玻璃。双方约定:每箱运费30元,如箱中玻璃有破损,那么该箱的运费不支付且运输公司需赔偿损失60元。最终玻璃厂共支付9750元,则此次运输中玻璃破损的箱子有:
A.25箱 B.28箱 C.27箱 D.32箱
方法一(方程法)
-
设破损箱数为 ,完好箱数为 。
-
结算:完好每箱付 元;破损该箱不付运费并赔偿 元(等价于 元)。
-
玻璃厂实付:
-
化简:
方法二(鸡兔同笼思想)
- 若全完好,应付 元。
- 每出现 1 箱破损,结算从“应付 ”变为“应付 ”,净少付 元。
- 现在实际只付 元,比全完好少付 元。
- 破损箱数 (箱)。
校验
- 完好 箱付 元;
- 破损 箱赔 元(抵扣);
- 净付 元,吻合。
答案:25 箱。
例 一群人坐车出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22人,还剩5人没位置。如果每辆车坐26人,则空出15个座位。问每辆车坐25人,空出多少个座位:
- A.20
- B.15
- C.10
- D.5
解法一(方程) 设有 辆车、共 人:
每辆坐 25 人时,总座位 ,空位 个。
解法二(差量法) 从每车 22 人改为 26 人,每车多 4 个座位,总体“多出来的座位”抵消了原来超出的 5 人并额外空出 15 个座位,故
再算空位: 个。
答案:空出 10 个座位。
例 小王上山每分钟走50米,下山每分钟走80米。他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后立刻原路下山,出发30分钟内一共走了1680米。问他走到山脚还要多少分钟?
- A.8
- B.9
- C.10
- D.12
推导:
-
设山脚到山顶路程为 米。上山速率 m/min,下山速率 m/min。
-
30 分钟内已走路程:
(先上到顶走了 ,余下时间在下山)
-
解得:
-
上山用时 分;因此 30 分钟时已下山 分钟,走了 米。
-
仍剩下山路程 米,所需时间
答:还要 9 分钟。
鸡兔同笼解法
-
设山脚到山顶路程为 米。上山速度 米/分,下山速度 米/分。
-
若 30 分钟内尚未到顶,则路程应为 米,但题给 米,矛盾 ⇒ 30 分钟时已到顶并在下山。
-
设上山用时 分,到顶后在 30 分钟内下山了 分钟:
化简得 米。
-
上山用时 分,下山全程需 分。
-
30 分钟时已下山 分,还需 分到山脚。
校验:已走路程 米,吻合。
例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建一段长为2100千米的公路,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50千米,甲队先单独修3天,余下的路程与乙队合修6天完成,则乙队每天所修公路的长度是:
A.135千米 B.140千米 C.160千米 D.170千米
设乙队日修为 千米,甲队日修为 千米,则 。 甲先修 3 天:。余下用两队合修 6 天:。 由总长 2100 千米得:
代入 :
答案:170 千米/天。
校验:。甲先修 千米;余下 千米;合修日效率 千米/天,6 天修 千米,吻合。
例某工厂有学徒工、熟练工、技师共80名,每天完成480件产品的任务。已知每天学徒工完成2件,熟练工完成6件,技师完成7件,且学徒工和熟练工完成的量相等,则该厂技师人数是熟练工人数的多少倍:
- A.6
- B.8
- C.10
- D.12
设学徒工、熟练工、技师人数分别为 。
已知:
由 。
代入人数总和:。
代入产量方程:
再代入 :
则 。
所求倍数:。
答:技师人数是熟练工人数的 12 倍。
例现有浓度为 和 的盐水各若干克,将其混合后加入50克水,配制成丁浓度为 的盐水600克,则原 和 的盐水质量之比是:
A.6:5 B.1:1 C.5:6 D.4:7
设
- 12 % 的盐水的质量为 g;
- 24 % 的盐水的质量为 g。
把这两种盐水混合后再加入 50 g 纯水,得到 600 g、浓度为 18 % 的盐水。
列方程
- 总质量(包含盐和水)
- 盐的总量保持不变
把第二式除以 0.12,化成整数系数:
求解
比例
三、不定方程
例 超市有两种不同价格的水果,5元一斤的国产水果和17元一斤的进口水果,若小明购买这两种水果恰好花了100元,则他买了()斤国产水果。
- A.2
- B.3
- C.4
- D.5
解析 设小明购买了 x 斤国产水果和 y 斤进口水果。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 其中,x 和 y 都必须是正整数,因为小明购买了两种水果,所以购买量不能为零或负数。
我们可以对这个二元一次方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将方程改写为: 由于方程的左边 是 5 的倍数,因此方程的右边 也必须是 5 的倍数。 因为 100 本身是 5 的倍数,所以要使 是 5 的倍数,那么 也必须是 5 的倍数。
因为 17 和 5 是互质的(它们没有除 1 以外的公因数),所以 y 必须是 5 的倍数。
另外,由于水果的总价是100元,而进口水果的价格是17元一斤,所以购买的进口水果的重量 y 必须满足: 结合以上两个条件,y 必须是一个小于 5.88 的正整数,并且是 5 的倍数。那么 y 唯一可能的值就是 5。
现在我们将 y = 5 代入原方程: 所以,小明购买了 3 斤国产水果和 5 斤进口水果。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这个结果: 3 斤国产水果的价格是 元。 5 斤进口水果的价格是 元。 总花费是 元,符合题目要求。
因此,小明买了 3 斤国产水果。
正确答案是 B。
快速解法: 代入选项判断是否整除即可
不定方程常考考点
对于 这样的不定方程
若a与c存在公因子d,则by也必然是d的倍数
例 某个班级组织51个学生到公园划船。假设每只大船可以坐5个人,每只小船可以坐3个人,如果要求每只船都要坐满,那么有()种不同的租船方案。
- A.1
- B.2
- C.3
- D.4
解析 设大船数量为x,小船数量为y,则有方程: 5x + 3y = 51(其中x、y为非负整数)
我们可以将方程变形为: y = (51 - 5x) / 3
为了使y为整数,(51 - 5x)必须能被3整除。因为51能被3整除(51 ÷ 3 = 17),所以5x也必须能被3整除。由于5和3互质,x必须是3的倍数。
同时,x的取值范围应满足5x ≤ 51,即x ≤ 10.2,所以x最大为10。
因此,x的可能值为:0, 3, 6, 9
我们分别计算对应的y值:
-
当x = 0时: y = (51 - 0) / 3 = 17 方案:0只大船,17只小船
-
当x = 3时: y = (51 - 15) / 3 = 12 方案:3只大船,12只小船
-
当x = 6时: y = (51 - 30) / 3 = 7 方案:6只大船,7只小船
-
当x = 9时: y = (51 - 45) / 3 = 2 方案:9只大船,2只小船
当x = 12时,y为负数,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共有4种不同的租船方案。
不定方程技巧
数量运算是单选题,不定方程可能有多个解,但往往只要找到符合题意的情况即可选择选项走人,无需验证剩下解。
赋零法
适用条件: 当不定方程的未知数不限制为整数时,方程组通常有无数个解。
核心原理: 此类题目不会直接求某个未知数的具体值,而是求某个由多个未知数组成的表达式的值。由于该表达式的值不受具体解的影响(即无论取哪一组解,表达式的值都相同),我们只需要找到任意一组解即可。
操作方法: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假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0,这样可以减少一个未知数,使方程组更容易求解。
注意事项: 选择赋零的未知数时,应优先选择系数较复杂或计算不便的未知数。
例题1: 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用品,已知买7盒水彩笔、3瓶墨水、1个笔记本共需要50元,买10盒水彩笔、4瓶墨水、1本笔记本共需要69元。问若买2盒水彩笔、2瓶墨水、2本笔记本共需要多少钱?
A. 24元 B. 26元 C. 28元 D. 30元
解析:
- 设水彩笔1盒为 元,墨水1瓶为 元,笔记本1本为 元
-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 由于 、、 不一定为整数,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可以使用赋零法
- 假设 ,则方程组简化为:
- 解得:,
- 因此,2盒水彩笔、2瓶墨水、2本笔记本共需要: 元
答案: A
例题2: 老张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赠给山区贫困小学生。3个笔盒、2个皮球和4个杯子一共89元,4个笔盒、3个皮球和6个杯子一共127元。则一个笔盒多少元?
A. 10 B. 11 C. 12 D. 13
解析:
- 设1个笔盒为 元,1个皮球为 元,1个杯子为 元
-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 题目求 的值,使用赋零法,假设
- 方程组简化为: ① ②
- ①式乘以1.5得: ③
- ③式减去②式:,解得
答案: D
疑惑解答: 为什么3个未知数、2个方程的不定方程, 的值可以确定?
原因分析: 虽然表面上是3个未知数、2个方程,但仔细观察系数关系:
- 第一个方程:
- 第二个方程:
注意到 和 的系数比例相同(),可以重新组合:
设 ,则方程组变为:
这实际上是2个未知数、2个方程的确定方程组,可以唯一确定 和 的值,但无法单独确定 和 的值。
拓展思考: 如果题目问"一个皮球和两个杯子一共需要多少钱",答案同样是确定的,这正体现了不定方程中某些组合表达式值的不变性。
例题3: 现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买甲1件、乙3件、丙7件共需200元;若购买甲2件、乙5件、丙11件共需350元。则购买甲、乙、丙各1件共需多少元?
A. 50 B. 100 C. 150 D. 200
解析:
- 设1件甲为 元,1件乙为 元,1件丙为 元
-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① ②
- 使用赋零法,假设 (选择 是因为 的系数有整数倍关系)
- 方程组简化为: ① ②
- ①式乘以2得: ③
- ③式减去②式:,解得
- 代入①式:
- 因此: 元
快速解法: 得到:
答案: B
方法总结: 非整数型不定方程的本质是通过调整方程系数,构造出未知数之间的特殊线性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由于时间限制和选择题的特点,我们无需严格证明这种关系的数学原理,只需运用赋零法快速找到一组特解,即可得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