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基础学习
重要会议、讲话和文件专题
最新重要文件

第十一节 最新重要文件(截至25年8月)

一、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着力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1. 要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合理确定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2. 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适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务事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人才调配城乡一体化。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

  3. 要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

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

  1. 要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以社区为主场景主阵地,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支持社会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功能复合的多用途运动场地,稳步增加体育场地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中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友好理念。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税收等方面支持家庭发展政策。

  2.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社会保障一一普惠性 B.基本公共服务一均衡性C.基础民生服务一一公平性 D.多样化社会服务一一多样性

  1. 有关《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具体内容下列表述错的一项是()

A.强化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B.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规划布局、设施建设C.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D.以社区为主场景主阵地,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二、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传承弘扬水文化,健全江河保护治理制度,形成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江河保护治理格局。

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影响力显著增强;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水关系更加和谐。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完善水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以大江大河大湖为重点,统筹江河源头至河口、水域和陆域的全域保护,形成以江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为骨架,以湖泊、水库、湿地等为节点的江河生态保护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基础.

北方地区以解决河流断流、湖泊萎缩为重点,实现还水于河;南方地区以改善水动力条件为重点,实现水清河畅。

坚持和加强党对江河保护治理的全面领导,健全中央统筹、流域协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1.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优化建设布局,明确建设时序,加大投入力度,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护并重,真正把具备条件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主要目标是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3.建设安排

(1)建设标准。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

(2)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3)建设布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可不局限于永久基本农田。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沿海内陆滩涂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红线内集中连片梯田或与保护对象共生的连片耕地除外)、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牧区域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1.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是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文件,关于该文件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B.坚持重在利用、要在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C.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D.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

  1.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为此国家制订了《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关于该《意见》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B.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C.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D.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可以按正常收费标准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1.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为此制定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关于该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B.2030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C.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D.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五、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1.总体要求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科学预判、做好前瞻部署,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促进,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2.主要目标

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3.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1)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承担兜底保障职能基础上,拓展和强化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综合功能。(2)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动乡镇(街道)敬老院由县级民政部门直管,探索推广委托运营,提升服务管理质效。(3)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发挥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带动作用,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

4.三类养老服务形态

(1)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2)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3)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主要收住特困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面向全体老年人开放,由设区的市级政府制定支持办法,加强收费引导管理;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实行充分竞争、优质优价,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1.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为此国家制订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该意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科学预判、做好前瞻部署B.优化居家为依托、社区为基础、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C.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D.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

  1.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主要收住特困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

A.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 B.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C.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 D.综合服务型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