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常用公式速查表
符号约定:
- ,且 。
- 阶乘:,约定 。
- 线性排列 ,组合 。
1. 相异元素(不重复)
类型 | 公式 | 适用场景与要点 |
---|---|---|
线性排列(从 取 并排成一排) | 有顺序、不重复。例:从 个人里选 个排成队。 | |
线性全排列(取满 个) | 全部不同元素排一排。 | |
组合(从 取 只看组) | 无顺序、不重复。例:选择委员会。 | |
排列-组合关系 | 先“选”再“排”。 | |
取 个做圆排列(区分旋转同一) | 先选 个,再在圆上排。若只给定 个特定元素,圆排列数为 。 ※若镜像也视作相同(项链/手环),再除以 2()。 |
2. 允许重复取用
类型 | 公式 | 适用场景与要点 |
---|---|---|
可重复排列(从 类选 位) | 每位有 种选项、可重复,且有顺序。例:长度为 的密码(字母表大小 )。 | |
可重复组合(从 类取 个、无顺序) | “隔板法/星杠法”:把 个同质球分到 个盒,可空盒。 |
3. 含重复元素的全排列
类型 | 公式 | 适用场景与要点 |
---|---|---|
不尽相异元素的全排列 | 个元素分成 类,第 类相同且有 个,。例:“BALLOON” 的字母全排列。 |
4. 错位排列(全不在原位)
记作 | 公式 | 要点 |
---|---|---|
容斥原理推得;近似 取最接近整数。 | ||
递推 | 计算更快。 |
5. 常用恒等式与技巧
- 对称性:
- Pascal 恒等式:
- 乘法原理:分步选择且互不干扰,用“乘”。
- 加法原理:情形互斥,用“加”。
- 先选后排:很多有序问题可拆成“组合 × 排列”。
6. 快速选型(决策小抄)
-
是否有顺序?
- 有 → 看是否可重复:可 → ;不可 → 。
- 无 → 看是否可重复:可 → ;不可 → 。
-
圆上排?
- 给定 个相异元素:。
- 从 中选 再圆排:。
- 若镜像同一(手环/项链):再除以 ()。
-
有相同元素? → 。
-
要求“无人在原位”? → 用 。
一、加乘原则
1. 分类相加
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划分几个类别,各类别中的方法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情。当分类没有重复、没有遗漏时,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总数等于每一类方法数之和。
示例:小明计划明早从南京去一趟杭州,可以选择高铁、大巴、飞机三种方式。由于时间问题,小明必须在9:00~10:00内出发,而这个时间段内高铁、大巴、飞机分别有4、3、2趟航班。高铁、大巴、飞机,三种出行方式不管选择哪种,都可以独立完成"从南京去杭州"这件事情,所以是分类相加,小明的出行共有 种方案。
2. 分步相乘
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各步骤不重叠、不遗漏、正好完成这件事时,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总数等于各步骤的完成方法数之积。
示例:小明明早去杭州之后,下午还要去一趟苏州,现在已知去杭州有9种出行方案,从杭州去苏州有6种出行方案。而南京 杭州、杭州 苏州都是"南京 杭州 苏州"这件事的两个不重叠、不遗漏的步骤,分步相乘,所以南京 杭州 苏州共有 种出行方案。
① 确定好各组挑选名额
② 从"库"中按名额挑选给各组
3. 是什么
:从"库"中 个对象里依次挑选1个对象 次的总方案数。由于每次挑选都是不重叠的步骤,所以分步相乘:
例1 3个人排成一列,有多少种排法?
此问题中,一列3个位置,3个人,可以把3个位置看作3个单位,分别名额为1,需要依次从3个对象的库里挑1个对象挑3次,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
例2【模版题】 6个人中挑3个人排成一列,有多少种排法?
此问题中,一列3个位置,6个人,可以把3个位置看作3个单位,分别名额为1,需要依次从6个对象的库里挑1个对象挑3次,所以共有 种方式。
4. 捆绑排序
例3【模版题】 甲乙丙丁戊5个人排成一列,其中甲乙是发小,两个人必须排在相邻位置,有多少种排法?
由于甲乙必须排在一起,我们选择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此时问题变为(甲乙)丙丁戊4个人排成一列,则有 种方式。但要注意到,甲乙虽然看作一个整体,但是整体内部依然存在"顺序",在(甲乙)的组内,甲和乙谁在前谁在后是还没有解决的事情,所以还需要再多加一步,甲乙2人排成1列问题 种情况。最后分步相乘,一共有 种情况。
5. 消除多余顺序
例4 还是上面排队问题条件,如果今天老师突然允许甲乙两个人并排排队,他俩直接并排手拉手了,那么这5人在前后位置上的排法(不考虑甲乙的左右顺序)有多少种?
此时甲乙还是看作1个整体,实际为4个对象排到4个位置中,共有 种方式。
对比上面两种情况可以发现
总结:
- 如果一件事情,额外多加了一个要求,出现了新的"顺序",那么就需要对总方法数多乘一个"顺序" 。
- 如果一件事情,多考虑了一个要求,多算了一个"顺序",那么实际结果就需要把多出来的这个"顺序" 除掉。
6. 是什么
:从"库"中 个对象里挑选 个对象给某组。
例5【模版题】 小明、小红、小王、小李四位同学应聘某知名企业,企业只计划招录2位同学,有多少种招录可能?
此问题中,"库"中有4位同学需要挑选2位给企业,所以有 种可能。
7. 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
例6【模版题】 小明、小红、小王、小李4位毕业生去甲、乙、丙3个单位报道,每个单位至少1位毕业生,有多少种报道方式?
解析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把甲、乙、丙3个单位看作3个组,小明、小红、小王、小李4位毕业生是一个库,从毕业生库中挑选毕业生给各个组。
首先要先确定好各个组的挑选名额,4个名额分给3个单位只能是 ,第一步确定好名额,从3个单位里找1个单位领取2个名额, 种情况,可能甲是那个2也可能乙是那个2也可能丙是那个2。然后不管谁是2,开始按照名额分配对象,先给名额为2的组分配 种情况,再给剩下一个单位分配1个 ,最后一个对象自动归最后一组。所以共有 种报道方式。
上面这个过程中,分配人员分为四步:
- 确定各组名额
- 给2人组挑人
- 给其中一个1人组挑人
- 给最后一个1人组挑人
注意点:
- 确定好名额后,挑人顺序不影响结果,任意顺序皆可。比如刚刚的问题里,如果分配好名额后先给1人组挑人,,结果不变。
- 最后一组不需要纳入计算过程,最后一组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拿剩下的一种可能。
不妨考虑每个单位至少有一人,四人分到三单位的唯一可能的“人数分布”是 :
- 先选哪一个单位分到 2 人:有 种。
- 从 4 位同学里选 2 人去这个“双人”单位: 种。
- 剩下 2 人分别去另外两个单位,一一对应,共有 种方式。
因此总数
故共有 36 种报道方式。
8. 再复杂一点
例7【模版题】 小明、小红、小王、小李、小胡5位毕业生去甲、乙、丙3个单位报道,每个单位至少1位毕业生,有多少种报道方式?
解析 在这个问题中,首先我们还是先确定各个组的挑选名额,5个名额分给3个组可以是 ,也可以是 ,要先确定好名额我们才好继续接下来的挑人动作,所以此处进行一次分类。
分类一: 如果是 ,第一步确定好名额为3的组, 种情况,然后开始按照名额分配对象, 种情况,所以 的分类下,共有 种情况。
分类二: 如果是 ,第一步确定好名额为1的组, 种情况,然后开始按照名额分配对象, 种情况,所以 的分类下,共有 种情况。
根据分类相加原则,一共有 种报道方式。
按照三人分布在三个单位的情况,先把总人数 分成三份(每份 )共有两种模式:
-
模式一:
- 选哪个单位接收 3 人:3 种。
- 从 5 人中选 3 人去这个单位: 种。
- 剩下 2 人分配到剩余两个单位(每人一人),有 =2 种。 → 本模式: 种。
-
模式二:
- 选哪个单位接收 1 人:3 种。
- 从 5 人中选 1 人去这个单位: 种。
- 剩下 4 人中,选 2 人去其中一个“2 人”单位: 种,余下 2 人去最后一个单位。 → 本模式: 种。
合计 种报道方式。
使用容斥原理,对“每人可去甲/乙/丙3个单位”,但要保证三个单位都至少有人,计算如下:
-
总分配数(不作限制):
-
**剔除“至少有 1 个单位无人”**的情况。设
- = “甲无人”,
- = “乙无人”,
- = “丙无人”。
则
因为当某单位无人,剩下两单位任意分配。
-
**加回“至少有 2 个单位无人”**的过度剔除部分:
因为当两单位都无人,所有人都只能分到最后一个单位。
-
**“3 个单位都无人”**不可能(留给人的单位数为 0),故交三集的计数为 0。
-
应用容斥:
因此,一共有 150 种报道方式。
9. 正面排列组合问题
例8【模版题】 厨师要从6种主料中选取2种,8种辅料中选取3种烹制一道菜肴,问最多可以烹制多少种不同的菜肴?
- A. 288
- B. 360
- C. 420
- D. 840
解析 烹制一道菜肴需要分为两步:① 选取主料 ② 选取辅料,分别有 和 种可能,分步相乘,一共最多可以烹制 种菜肴,选择D。
例【较难】 某企业最近招聘了5名新员工,女员工比男员工多一名,现随机分配到三个部门学习,每个部门至少分配一名员工,而且最多不能超过两名员工,同一个部门分配到的员工性别不能相同。请问共有()种分配结果。
- A.18
- B.20
- C.25
- D.36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3 个部门名额分配只能是 ,而且同部门员工性别不同,所以名额为 2 的部门必须是 1 男 1 女。现有 3 女 2 男,分配步骤可以如下:
确定部门名额分配, 。依次挑人,第一个2部门先挑1男1女, ,第二个2部门再挑1男1女, ,最后一个部门预最后的人。共有 种分配结果。 确定部门名额分配, 。由于每个部门各1个女的,两个2部门各1个男的,可以看作步骤一:3个女员工分配给3个部门 ;步骤二:2个男员工分配给2个部门 。共有 种分配结果。
首先确定性别人数:共 5 人,女比男多一,故女 3 人(记作 ),男 2 人(记作 )。
每个部门人数限制为 1 至 2 人,且两人同组时须一男一女。要把 5 人分给 3 个部门,只有容量配置 能凑满:
-
选出哪一个部门只分到 1 人:3 种。
-
这个“单人”部门必须是一位女员工(因为两个双人组各需 1 男 1 女,用尽全部 2 男、2 女 中的 2 女,剩下一女作为单人):
- 从 3 名女中选 1 人: 种。
-
剩下的两部门各分到一男一女:
- 先把 2 名男分配到这 2 个部门: 种;
- 再把剩下的 2 名女分配到这 2 个部门: 种;
- 合计 种。
将以上相乘,总数
答:共有 36 种分配结果。
例 某交警大队的 16 名民警中,男性为 10 人,现要选 4 人进行夜间巡逻工作,要求男性民警不得少于 2 名,问有多少种选人方法?
- A.1605
- B.1520
- C.1071
- D.930
解析首先确定可以挑几个男性民警,不少于2名,则可能是2名、3名、4名。分类讨论
2名男性 名女性:
3名男性 名女性:
4名男性:
分类相加,所以一共有 种选人方法,选择
10. 组合公式
公式含义: 从m个不同元素中选择n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m个元素中选择(m-n)个元素的组合数。
例题: 从8个人中选择3个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选法?
解法一: 直接计算选3个人的组合数
解法二: 利用组合公式,转换为选5个人不参加的组合数
应用技巧: 当n > m/2时,可以转换为计算C_m^{m-n},能够简化计算过程。例如计算C_{100}^{98}时,可以转换为C_{100}^2 = 4950,避免了复杂的大数计算。
11. 趣味思路:空白人
例【模版题】 甲乙丙丁戊5人负责周一至周三安保,要求每天至少一人不超过两人,每人只参加一天,问共有多少种安排?
- A. 60种
- B. 90种
- C. 120种
- D. 180种
解析一(常规解析): 5人分3天,每天1-2人,则名额为1+2+2,先定名额确定哪一天是1, 种情况,然后分人,,所以一共有 种安排,选择B。
解析二(空白人思路): 假设存在一位"借来"的员工,每天分组2人,分完组"借来"的员工即可离开,所以一共有 种安排,选择B。
推导:
-
由于每天至少 1 人且不超过 2 人,3 天共要分配 5 人,唯一可能的日人数分布是 。
-
先从“周一/周二/周三”中选一个做 1 人日:3 种;
-
再从 5 人里选 1 人去这个“1 人日”: 种;
-
剩下 4 人,分配到另外两个“2 人日”——先从中选 2 人去其中某天: 种,剩下 2 人自动到最后一天。
-
总计:
例10 扶贫攻坚期间,某单位将5户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户分给3位帮扶干部,要求每名干部最多分到2户,其中老王主动要求结对帮扶最困难的一户,则剩余4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 A. 18种
- B. 24种
- C. 30种
- D. 36种
解析 假设存在一位空白人,则问题转变为6人平均分3位干部,每人2位。老王除了确定的最困难的1户,还需要再挑选一位 ,剩下两位干部还有 种挑人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案,所以选择C。
设最困难的那户已经给了老王,剩下 4 户需要分给 A(老王)、B、C 三位,每人最多 2 户,且 A 此时还可再分 0 或 1 户。
记 分别为剩余分配给 A、B、C 的户数,则
-
情况1: ,则 ,仅有 。 分配数:。
-
情况2: ,则 ,且 ,可选 或 。
- :。
- :。
合计方案数
答:共有 30 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二、反面排列组合问题
例11【模版题】 某高校开设A类选修课四门、B类选修课三门。小刘从中共选取四门课程,若要求两类课程各至少选一门,则选法有:
- A. 18种
- B. 22种
- C. 26种
- D. 34种
此问题中,需要先确定两类课程分别选取几门,可能3门A + 1门B,可能2门A + 2门B,也可能1门A + 3门B,正面分类情况较多,于是我们可以考虑反面排列组合。
满足题意情况数 = 不管某条件情况数 - 不满足此条件情况数
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不管条件"两类课程各至少选一门",只是选取四门课程,问题就很简单, 即可。但 中必然存在不满足条件"两类课程各至少选一门"的情况数,需要减掉。不满足"两类课程各至少选一门"条件是没有选A类或者没有选B类。
分类一: 没有选A类,需要在B类3门课中选取4门课,不存在这样的情况,0种。
分类二: 没有选B类,需要在A类4门课中选取4门课,有 种情况。
所以满足题意情况数 种情况,所以选择D。
从 A 类 4 门、B 类 3 门中任选 4 门,且至少各选 1 门。
- 总方式:
- 全选 A 类(B 类 0 门):
- 全选 B 类(A 类 0 门):
因此有效选法
或者分情况计算:
- 选 1 门 A、3 门 B:
- 选 2 门 A、2 门 B:
- 选 3 门 A、1 门 B:
汇总:。
答:共有 34 种选法。
例 单位3个科室分别有7名、9名和6名职工。现抽调2名来自不同科室的职工参加调研活动,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挑选方式?
- A.146
- B.159
- C.179
- D.286
解析 正面思路,2名来自不同科室的职工可能是 三种情况,分类相加。共有 种不同的挑选方式。所以选择 0
解析 反面思路,如果不管条件“2名职工来自不同科室”,则有 种方式,如果不满足条件“2名职工来自不同科室”,来自相同科室,则有 种方式,所以满足题意的方式共有 种不同的挑选方式。所以选择 0
正面排列组合与反面相比,并没有完全的优劣关系,结合题目考虑哪种方向更适合短时间解出即可,排列组合更重要的是越快出完整步骤的思路最好。
三、反面容斥排列组合问题
例【较难】 某公司推出4款杯子,分别为陶瓷杯、玻璃杯、木质杯和不锈钢杯,现将4个杯子放进展柜排成一排展示,要求玻璃杯不能放在两端,木质杯和不锈钢杯不能相邻,那么可能会出现多少种排列方式?
- A. 8
- B. 12
- C. 16
- D. 20
解析 一排4个位置由左至右标记为1、2、3、4。玻璃杯不能在两端1或者4,中间2和3挑选1个给玻璃杯有 种情况。玻璃杯去2,木质杯和不锈钢杯就去1、3或者1、4的位置上2种情况,再考虑木质杯和不锈钢杯的左右顺序, 种情况,最后陶瓷杯去最后空着的位置即可。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所以选择A。
1. 反面原理
满足题意情况数 = 不管某条件情况数 - 不满足此条件情况数
解析 条件1"玻璃杯不能放在两端"比较容易确定情况,可以考虑进条件1、不考虑条件2再减反面。玻璃杯不在两端的情况下,共有 种情况,此时不满足条件2"木质杯和不锈钢杯不能相邻"的情况是木质杯和不锈钢杯相邻,共有 种情况(捆绑后,当玻璃杯确定了中间的一个位置后, 的位置关系,捆绑整体的位置也自然确定了,只需要考虑其内部顺序即可,最后一个杯子自动入最后一个位置),所以共有 种,选择A。
2. 容斥原理
满足题意情况数 = 不管条件1条件2情况数 - 不满足条件1情况数 - 不满足条件2情况数 + 不满足条件1且不满足条件2情况数
容斥原理:
解析 题干存在两个条件"玻璃杯不能放在两端"、"木质杯和不锈钢杯不能相邻",各自条件的反面比较直接,考虑反面容斥做法。满足题意情况数 种,所以选择A。
我们先把“玻璃杯”固定在中间的两个位置,再排布其余三款杯子并排除“木质杯”与“不锈钢杯”相邻的情况:
-
玻璃杯放第 2 位 剩余位置为第 1、3、4 位,需排入陶瓷(C)、木质(W)、不锈钢(S)。
- 总排列数:3! = 6 种
- “W”与“S”同时占第 3、4 位的情况有 2 种,需要剔除
- 有效排列:6 − 2 = 4 种
-
玻璃杯放第 3 位 剩余位置为第 1、2、4 位,同样排入 C、W、S。
- 总排列数:3! = 6 种
- “W”与“S”同时占第 1、2 位的情况有 2 种,需要剔除
- 有效排列:6 − 2 = 4 种
将两种情况相加,共有 4 + 4 = 8 种合法的展示排列方式。
例13 某企业从10名高级管理人员中选出3人参加国际会议。在10名高级管理人员中,有一线生产经验的有6人,有研发经验的有5人,另有2人既无一线生产经验也无研发经验。如果要求选出的人中,具备一线生产经验的人和具备研发经验的人都必须有,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式?
- A. 96
- B. 100
- C. 106
- D. 112
解析 ,所以有3人既有生产经验也有研发经验,有3人只有生产经验,有2人只有研发经验,2人什么也没有。
满足题意情况数 = 总情况 - 没有生产经验 - 没有研发经验 + 既没有生产经验也没有研发经验
所以选择C。
例【较难】 某三甲医院派甲乙丙丁四名医生到ABCD四个社区义诊,每个医生只负责一个社区。已知甲不去A社区,且如果丙去C社区,那么丁去D社区,则不同的派法共有:
- A.15种
- B.18种
- C.21种
- D.24种
解析 总情况 。条件一反面为甲去A社区,情况数为 。条件二反面为丙去C,丁不去D,情况数为 。条件一反面且条件二反面为甲去A丙去C丁不去D,只有甲A乙D丙C丁B这1种情况,所以派法一共有 种,选择A选项。
我们把所有可能的 1∶1 派法 按照“丙”是否去 C 分两种情况讨论:
- 情况一:丙→C
由条件“若丙去 C 则丁→D”,故丁→D。剩余甲、乙 分配给 A、B,但甲≠A,只能甲→B、乙→A,共 1 种。
- 情况二:丙≠C
此时“若丙→C”前件为假,丁 无额外限制。只需满足甲≠A 且 丙≠C。 所有无约束的排列有 种, 减去甲→A 的 6 种, 减去丙→C 的 6 种, 再加回重复减去的(甲→A 且 丙→C)2 种, 得到 种。
两种情况合计:
因此,共有 15 种不同的派法。
注意点
排列组合容斥思想中,直接去除条件反面时,不用考虑另一个条件成立与否。
四、环形排列问题
环形排列公式:
n个不同对象的环形排列数 =
原理解释:
- 环形排列相当于固定一个对象的位置,然后对其余个对象进行线性排列
- 因为圆桌没有固定的起点,所以n个对象的环形排列等于个对象的线性排列
例【模版题】 5名公司职员坐在圆桌上吃饭,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 A.24
- B.48
- C.60
- D.120
解析 圆桌位置关系属于环形问题,5个人,所以坐法 种,所以选择A。
例【模版题】 有8个小朋友需要一起吃午饭,一共有两张桌子,一张圆桌可以坐5个人,一张方桌可以坐3个人,请问坐在圆桌上的小朋友共有多少种坐法?
- A.1200
- B.1344
- C.3344
- D.6720
解析首先选取坐圆桌的5个人 ,再环形排列 ,所以一共有 种,所以选择
例【较难】 有5对夫妇参加一场婚宴,他们被安排在一张10个座位的圆桌就餐,问5对夫妇恰好都被安排在一起相邻而坐的情况有多少种
- A.384种
- B.768种
- C.3840种
- D.7680种
解析5对夫妇相邻而坐,捆绑为3个整体环形排列 种坐法,每个整体内部还有 种排序,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所以选择
将每对夫妻视为一个“二人组合”单元,则问题简化为在圆桌上排列 5 个组合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内部夫妻两人又可交换座次。
-
组合单元在圆桌上的排列 在圆桌上排列 个可区分对象,等价于线性排列后除以旋转对称,总数为 。 这里 ,故共有 种。
-
每对夫妻内部的座次 每个组合单元(夫妻)内部可交换坐左或坐右,共有 种可能。 5 对夫妻独立决定,共有 种。
-
总数
所以,恰好 5 对夫妇都相邻而坐的座次共有 768 种。
五、插空法
1. 不相邻问题
例【模版题】 6人放学排成1列,其中小明、小王吵架了不愿意排在一起,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 按照“隔板法”思路,分三步计算:
-
先排除小明和小王 将剩下的 4 个人先排成一列,有
种方式。
-
确定小明、小王的位置间隔 在这 4 个人之间(包括两端)共有 5 个“空位”:
要让小明和小王不相邻,就需要分别放在这 5 个空位中选出的 2 个不同位置,共有
种选法。
-
在选定的两空位上安排小明/小王的先后顺序 小明和小王互换位置还算不同,共有
种。
总计
因此,共有 480 种排法。
我们令全排列总数为 。记事件 为“小明与小王占据第 和第 号相邻座位”(无论先后),则 。
-
计算 固定他们在位置 、,二人内部可互换:2 种;其余 4 人自由排列: 种。
-
两两交集 若 ,则“同一对二人”不可能同时占两组不同的相邻位置,因此
-
容斥求并集
这即是“小明与小王相邻” 的排列数。
-
求“不相邻”情形
例 在一张节目单中原有6个节目,若保持这些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加进去3个小品,这3个小品为了避免审美疲劳不能相邻,则所有不同的添加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析原来6个节目有7个空位,3个小品选择3个空位插入,共有 种情况。
2. 插班法公式
1. 将 a 个可区分物品插入 b 个可区分物品中且互不相邻
首先,我们假设:
- 这两类物品均可区分(即每个物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 原本的 b 个物品先排成一行(它们的内在顺序也要计入总数),
- 然后将 a 个物品插入其中,且要求插入的这 a 个物品两两之间不相邻。
推导步骤
-
先排列 b 个物品 将原有的 b 个物品在一条线上任意排列,共有
种可能。
-
确定插入“缝隙” 排好 b 个物品后,就形成了 个“缝隙”(包括最左端和最右端各一个)。 这 个位置中,我们要选出 a 个来插入新物品,以保证它们互不相邻, 可选的方法数为
-
安排 a 个物品的内部顺序 选定了插入位置后,还要决定这 a 个物品在所选缝隙中的排列顺序,共有
种。
公式汇总
将上述三步的自由度相乘,即可得到总的排列数:
-
若你只关心在固定的 b 个物品序列中插入 a 个可区分物品(即不再计入 b!),则结果简化为
-
注意当 时,无论如何插入都必然会有相邻,故结果为 0。
举例
-
令 、。
- 先排 3 个物品: 种;
- 缝隙数 ,选 2 个: 种;
- 插入物品内部排列: 种。
- 总数 种。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将 a 个可区分物品插入 b 个可区分物品中且互不相邻”的排列总数公式:
例【模版题】 某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由观看视频、阅读文章、收藏分享、论坛交流、考试答题五个部分组成。某学员要先后学完这五个部分,若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不能连续进行,该学员学习顺序的选择有:
- A.24种
- B.72种
- C.96种
- D.120种
解析
-
容斥法
- 全部排列:
- 将“观看视频(V)”与“阅读文章(A)”看作一个整体,则类似“VA”一起排列,其内部可交换顺序有 ,整体加上另外 3 个模块,共 种排列,乘以内部顺序得 。
- 不相邻的排列数=总排列 − 相邻排列=。
-
插空法
- 先排列除 V、A 外的 3 个模块(收藏分享、论坛交流、考试答题): 种。
- 排好后在 4 个“缝隙”(首、末及中间两处)中选 2 个位置放 V 和 A,保证不相邻: 种位置选择;
- V、A 在所选位置上可交换顺序:。
- 总数=。
-
公式法
3. 插空不相邻的另一种思维
例 6人放学排成1列,其中小明小王吵了架不愿意排在一起,有多少种排法?
下面分别用容斥法和插板法来计算“小明”和“小王”不相邻的排法数。
一、容斥法
-
总排列数 6 个人随意排:
-
“小明”“小王”相邻的排列数
-
将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则共有 个“对象”排列:
-
整体内部可以互换顺序:
-
故相邻情况共有:
-
-
不相邻数
二、插板法(插空法)
-
先排除小明、小王之外的 4 人:
-
确定“缝隙”数 排列好的 4 人之间及两端共有 个缝隙。
-
在这 5 个缝隙中选 2 个放小明、小王,保证他们不相邻:
-
小明、小王在所选缝隙内的顺序:
-
合并
结论:两种方法都得出 480 种不相邻排列。
4. 快速解决相隔至少n个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
例【模版题】 如果是10个人排成1列,其中小明小王吵了架不愿意排在一起,且小明小王中间起码要隔3个对象,有多少种排法?
方法一·捆绑法
我们把小明、小王及中间的 人()捆成一个“大组”,再考虑这个大组与剩下的人如何排列。
-
选中间的 人并排列
- 从其他 8 人中选 人:
- 这 人内部排列:
-
组内小明/小王两端互换
- 小明、小王可各居一端:2 种
-
整体单位排列
- 大组视作 1 个单位,剩余 人各作 1 单位,共 个单位,排列方法:
-
对 到 求和
方法二·确定位置法
-
选定“小明”和“小王”的位置 记位置编号为 1…10,要求两者之间至少隔 3 个人,即位置编号之差 ≥ 4。
-
不考虑顺序的不同编号对共有
种(表示两人位置相差 d),
-
考虑“小明”“小王”可互换(有序)则乘 2,得到
种有序位置分配。
-
-
排列其余 8 个人 剩下的 8 人在剩余 8 个位置上任意排列,共 种。
总数
所以,满足条件的排列共有 1,693,440 种。
两种方法思路不同,结果一致:1 693 440 种。
5. m个对象中a个对象至少需要隔n个对象
m个不同对象中a个对象至少需要隔n个对象,则这a个对象的顺序有 种排法。
注: 就是一共需要用来"隔"的元素至少个数
推导 问题的抽象
- 有 个互不相同的对象。
- 其中有 ()个“特殊”对象必须两两之间至少隔 个其它对象(即在这两个特殊对象之间至少有 个非‑特殊对象)。
- 其余 个对象同样互不相同。
我们要计数在全部 个对象的排列中,满足上述“间距”条件的排列数。
(如果只关心这 个特殊对象的相对顺序,则只取其中的因子即可,见下文最后的简化式。)
- 先选位置,再排对象
设把全部 个位置编号为 。
记特殊对象占据的位置为
并且必须满足
(因为两对象之间要有至少 个“其它”对象,即两位置之间的距离要至少为 )。
1.1 位置的等价变换
定义
则
所以 只是一组 普通的递增整数集合,从 1 到
中任选 个即可。
因此,满足间距要求的 位置集合 的数目为
1.2 把对象放到这些位置上
- 这 个特殊对象互不相同,可在已选好的 个位置上随意排列,方式数为 。
- 剩下的 个普通对象也互不相同,它们在其余 个空位上的排列方式为 。
把三部分乘在一起得到 全部排列 的总数:
- 只关注这 个对象的相对顺序
如果题目只问“这 个对象的顺序有多少种排法”,即不计入其余 个对象的排列,则只保留与这 个对象相关的因素:
- 计的是在满足间距要求的 位置 的选取方式。
- 计的是把这 个 不同 对象安排到已选位置的顺序。
- 公式的有效范围
-
必须满足 ,即
否则根本放不下这么多对象(间距条件无法实现),答案为 0。
-
当 (即没有间距限制)时,式 (2) 简化为 ,正好是先从 个位置中任选 个,再在这 个位置上排 个对象的普通计数。
- 小结
-
全部 个对象的合法排列数
-
仅看这 个特殊对象的相对顺序
例【较难】 甲到飞机场坐飞机,飞机场的十二个登机口排成一条直线,相邻两个登机口之间相距50米。甲在登机口等待时被告知登机口更改了,那么甲走到新登机口的距离不超过200米的概率是:
解析 原登机口与新登机口距离不超过200米,即两个登机口间隔不超过3个其他登机口。转化为反面,讨论两个登机口间隔至少4个其他登机口情况数,有 种情况,而两个登机口总可能数有 种情况,所以反面概率 ,所以题干条件正面概率 ,所以选择D。
- 登机口数量:12个,排成一条直线,编号可设为1到12。
- 相邻登机口距离:50米,因此任意两个登机口(编号为和,)之间的距离为米。
-
确定总情况数
甲初始在任意一个登机口,更改后可到其余11个登机口,总共有种等可能的情况。 -
确定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要求距离不超过200米,即,化简得(即两个登机口的编号差不超过4)。
对每个初始登机口,满足条件的新登机口的数量如下:- 当或时,满足条件的有4个(如时,)。
- 当或时,满足条件的有5个(如时,)。
- 当、时,满足条件的有6个。
- 当、时,满足条件的有7个。
- 当至时,满足条件的有8个。
总计满足条件的情况数为:。
-
计算概率
概率 = 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 。
例【较难】 办公室 8 名员工围着一张圆桌就座准备用餐, 此时又有 3 名加完班的员工在已就座的员工中间加座并参加用餐。已知加座后, 3 名加完班的员工彼此都不相邻, 且 8 名已就座的员工最多与 1 名加完班的员工相邻。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加座方式?
- A.336
- B.96
- C.48
- D.30
解析 8名已就座的员工最多与1名加完班的员工相邻,即3名加完班的员工排列后中间起码隔着2位已就座的员工。此问题同时还是环形排列问题,所以比较复杂,需要先"定位"。假设3个加完班的员工为甲乙丙,任意找1位定位, 确定甲的位置,然后成为线形排列问题,8个已就座员工一条线,需要插入2个空,前后间隔都起码为2。相当于10个人排列,乙丙前中后都需要起码2个人,所以乙丙共有 种分组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不同的加座方式。
-
选座位置(“缝隙”) 已有 8 名员工围坐成环,他们之间共有 8 个“缝隙”可供插入新座位。记环上缝隙编号为 1…8。要求不在同一原员工两侧都插座,即不能选取两个相邻缝隙(环上相邻)。
-
将环“断开”成一条长链(线性)后,线性上选 3 个互不相邻位置的方法有
-
再从中剔除“同时选中两端”(原 1 号缝隙和 8 号缝隙)的情况:若两端都选,则还要在线段中剩下的 4 个位置里选 1 个,数目为 。
-
因此环上可选缝隙数为
-
-
安排 3 名不同加班员工 3 名加班员工是不同个体,挑定了 3 个缝隙后,还要在这 3 个位置上进行全排列,共 种。
综上,总的加座方式数目为
6. 在 个位置中选 个且不相邻” 的组合数
推导
下面给出“在 个位置中选 个且不相邻”的经典组合数公式及其推导。
- 公式
- 组合型推导
2.1 等价模型:插“空隙”
-
先在 个位置中选出 个“用于放球”的位置,记这些选中的位置相对有序。
-
为保证任意两选中位置不相邻,我们可以在每两个选中位置之间至少插入一个“空位”。
-
先放 个“球”,这 个球之间需要 个空位。
-
除去这 个空位后,剩余可自由分配的“空位”有
-
-
这些剩余空位可以被看作“可插入任意两个球之间,或两端”的“自由空格”。一共要将这 个空格,分配到“” 个缝隙(球的左边、球与球之间、球的右边)。
-
按“stars and bars”(球棍法)可知,将 个同质空格分成 份的方案数为
其中
- “总物品数”为 ,
- “分隔棒数”为 。
- 另一种直观理解
将所选的 个位置想象成一串“1”,剩下的 个空位置想象成“0”。要求“1”两两之间至少隔一个“0”,即模式中不出现“11”。
-
先把每个“1”和它之后的那个强制的“0”绑定成“块”——记为“10”,一共 块,占据 个位置。
-
剩下的散“0”有 个,可以插入到这 块以及两端,共 个插槽中,且可为空。
-
将 个“0”自由分配到这 个插槽,依旧是“球棍法”:
- 小结
无论哪种等价建模,都得出
即为在 个位置中选取 个且任意两选中位置都不相邻的组合数公式。
例【模版题】 某车库有 10 个并排的车位, 有 3 辆不同的车要停进这 10 个车位之中, 而且彼此不能相邻, 则有多少种不同的停放方法?
- A.336
- B.246
- C.156
- D.66
解析
停车位非相邻选法分两步:
-
选车位 先不考虑车的不同,将 3 个“占位”插入 10 个车位,要求任何两个都不相邻。等价于在 10−3+1=8 个“间隔”里选 3 个,数目为:
-
安排车辆 3 辆车互不相同,选好 3 个车位后,还要对这 3 个车位进行排列,共有 种。
因此总方式数为
例【模版题】 小区内空着一排相邻的 8 个车位, 现有 4 辆车随机停进车位, 恰好没有连续空位的停车方式共有多少种?
- A.48
- B.120
- C.360
- D.1440
解析 4个空位不相邻,4辆车存在5个空,所以情况数 (空位插入车辆的5个空)(4辆车的排序),所以选择B选项。
6. 同素分堆问题
使用的公式
把 个同质名额分给 个路口:
-
每个至少 1 个(正整数解):
-
允许为 0(非负整数解):
公式的直观推导(“插板法 / 星与杠”)
以“☆”代表名额、以“|”代表隔板。
-
非负情形 :把 颗“☆”排成一行,需要放入 块“|”把它们切成 段(段长就是各 )。
-
允许某段为空 ⇒ “|”可以相邻或放在两端。
-
可选位置总数: 颗“☆”与 块“|”一共 个位置,从中挑 个摆“|”:
-
正整数情形 :先给每段预放 1 颗“☆”,剩下 颗自由分配,化到上式:
另一种推导(隔板位置法)
把 颗“☆”排成一串,共有 个缝隙可插隔板。
-
若 ,就不能把隔板插在串的两端,也不能插出空段;于是只需在这 个缝里选 个放隔板:
-
若允许为 0,则把“虚拟的缝”扩展到两端与相邻插板,等价于上面的 。
例【模版题】 某城市一条道路上有4个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至少有一名交通协管员,现将8个协管员名额分配到这4个路口,则每个路口协管员名额的分配方案有:
- A.35种
- B.70种
- C.96种
- D.114种
解析 8个名额就像8个相同的小球,7个空位,分成4组,需要插3块隔板,所以会有 种方案,所以选择A。
我们要把 8 个相同的协管员名额分给 4 个不同的路口,且每个路口至少 1 人。设各路口人数为 ,则
令 ,则 且
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因此共有 35 种分配方案,选 A。
例 单位复印了30份学习资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 A.7
- B.9
- C.10
- D.12
解析 每个部门至少发9份,所以先每个部门发8个,剩 份,此时这6份再每个部门至少发1份,共有 种发放方法,所以选择C。
这是一个典型的“可重复物品分配到不同容器且每容器有下限”问题。
设三个部门分得的份数分别为 ,则
令 ,则 且
非负整数解的个数即为
故共有 10 种不同的分配方法,选 C。
例 有5个运动员名额,分给4个班,每个班可以没有分配到运动员,有多少种分配方案?
- A.24
- B.28
- C.48
- D.56
解析
选 D:56。
设四个班分到的名额为 ,允许为 0,则
“星与杠”公式(非负整数解个数):
也可理解为把 5 颗星排一行,在 个位置里选 个放隔板切成 4 段。
例【较难】 某公司从甲、乙、丙部门中评选优秀员工,已知甲部门的优秀员工人数分别是乙、丙部门的2倍和3倍,且乙部门的优秀员工数量比丙部门多2人。若重新分配评优名额,总名额不变且甲部门至少会分得4个名额,则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 A.190
- B.210
- C.231
- D.235
解析
- 原有名额总数
设丙部门原有优秀员工数为 人。 题中给出:
- 甲部门人数是丙的 3 倍 ⇒
- 甲部门人数是乙的 2 倍 ⇒ ⇒
- 乙比丙多 2 人 ⇒
由 和 得:
两边乘 2:
于是:
原来总人数:
- 重新分配条件
- 总名额不变,仍是 22 个。
- 甲部门至少分得 4 个名额 ⇒ 。
- 乙、丙部门没有限制(可以是 0)。
设新分配为:
- 转化为无约束非负整数问题
令 ,则:
- 用“星与杠”公式求解
非负整数解个数:
7. 间隔与同素分堆的互通性
例【较难】 办公室8名员工围着一张圆桌就座准备用餐,此时又有3名加完班的员工在已就座的员工中间加座并参加用餐。已知加座后,3名加完班的员工彼此都不相邻,且8名已就座的员工最多与1名加完班的员工相邻。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加座方式?
- A.336
- B.96
- C.48
- D.30
当一堆 个性质相同的元素(名额、相同的小球、数字...)需要分配为a组时,要求每组至少n个,便可以想象出一些隔板进行划分,隔板之间至少n个元素,所以原理与插板不相邻问题一致,共有 种分配方式。 所有元素个数, 需要用来隔的元素个数, 为隔板个数。
解析8名已就座的员工最多与1名加完班的员工相邻,即3名加完班的员工排列后中间起码隔着2位已就座的员工。此问题同时还是环形排列问题,所以比较复杂,需要先“定位”。假设3个加完班的员工为甲乙丙,任意找1位定位, 确定甲的位置,然后成为线形排列问题,8个已就座员工一条线,需要插入2个空,前后间隔都起码为2。相当于8个名额分割为3组,每组名额至少为2的问题,共有 种分组方式(8个名额先提前都发1个,转变为5个名额分3组每组至少1个名额,即 种方式)。而后确定乙丁位置 ,所以一共有 种不同的加座方式。
7. 其他同素分堆问题
**例【较难】**有20颗苹果,打算全部分发给A、B、C三人,每人最多拿8个,则有()种分发方式。
- A.3
- B.15
- C.21
- D.36
解析
至多拿8个可看作先预发9个,再一共还 个,每人至少还1个,则有 种分发方式,所以选择B。
我们先把题目转化为一个整数分配问题:
已知条件
- 总共有 20 颗苹果。
- 分给 A、B、C 三人,记他们分别得到 颗。
- 每人最多 8 个:
- 且
1. 无上限的解数
如果不考虑“每人最多 8 个”的限制,只要求 且非负整数解,解数为:
2. 加入上限的处理 —— 容斥原理
思路:把超限的情况(有人 ≥ 9)去掉。
2.1 至少 1 人超过 8 个
假设 A ≥ 9。令 ,则:
这种情况下的非负整数解数为:
同理,B ≥ 9 或 C ≥ 9 的情况也是一样,每种有 78 种。 所以:
2.2 至少 2 人超过 8 个
假设 A ≥ 9 且 B ≥ 9。令:
则:
非负整数解数:
(A,B)、(A,C)、(B,C) 三种组合,总共:
2.3 三人都 ≥ 9?
若三人都 ≥ 9,最少总数 = > 20,不可能,所以此类解数为 0。
- 应用容斥公式
这道题其实可以用一个反向思维加上对称性的方法
- 反向思路
题目条件是
总数 20 接近每人上限 的总和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 不去数谁拿得少,而是数谁没拿到多少。
- 引入“剩余”变量
设:
那么:
- (因为每人最多 8 个)
- 由 得:
- 无限制求解
现在问题变成: 求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解数为:
这直接就是答案,一步到位,完全不需要容斥。
这种题如果:
- 每人有上限 ,总和 接近 ( 为人数),
- 那么就可以考虑补足法:把“最多”换成“至少缺多少”,上限变成求剩余量的分配问题。
公式就是:
再把方程转化为剩余的和。
例 某人有一个保险箱,密码由三位1- 9的数组成,某天他忘记了密码是多少,但是他记得各个位数上数字之和为16,则密码有多少种可能?
- A.60
- B.84
- C.105
- D.120
解析3位数至少为1,总和 个同样的元素分给3个组,则有 种可能,但会存在组超过9的情况,需要减去。
存在组超过9,其他组至少1,则提前给3个组中某个组发9,剩下7个元素分3堆、每堆至少1,共有 种情况。
所以密码一共有 种情况,选择A。
例有一批长度分别为3、4、5、6和7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 A.25个
- B.28个
- C.30个
- D.32个
解析5种长度分配3个名额,同素分堆问题,5组分3每组至少 组分8每组至少1,共有 种情况。但并不是任意三条边都可以组成三角形,当最长边 其他两边时无法组成三角形,所以3、3、6;3、3、7;3、4、7无法组成。可以围成35- 3- 32个不同的三角形,所以选择D。
注意:同素分堆必须是相同元素分堆,不同元素不可使用,不同元素还需要考虑组内挑选,情况太多。
六、定序问题
例 7人排队,其中甲、乙、丙三人顺序固定,这7人有多少种排列可能?
- A.420
- B.840
- C.1260
- D.2520
1. 消序思想
解析:7人排队如果不管"甲、乙、丙三人顺序固定"条件,则有 种排列可能。但现在甲、乙、丙三人顺序固定,所以他们3人之间的相对顺序 出现了多余计算,所以需要消掉,所以实际情况排列可能有 种排列可能,选择 B。
2. 定序思想
解析:由于甲、乙、丙三人顺序固定,所以先选出甲乙丙位置,剩下4人任意排 ,所以一共有 种排列可能,选择 B。
好,这题用 定序思想 和 消序思想 各做一遍,让思路更清楚。
1️⃣ 定序思想(直接固定顺序来算)
思路:
- 我们先把 7 个人看作甲、乙、丙 + 另外 4 个人。
- 条件是甲在乙前、乙在丙前 → 三人内部顺序固定(甲→乙→丙)。
步骤:
-
选位置:从 7 个位置中选出 3 个位置给甲、乙、丙。
由于顺序固定,不需要在这 3 个位置上再排列,只能按固定顺序放置。
-
剩下 4 人排列:
-
相乘:
✅ 答案:
2️⃣ 消序思想(先算全排列再去掉不符合的)
思路:
-
不考虑限制,7 人全排列:
-
甲、乙、丙 在任意排列中可能出现的内部顺序有:
-
题目只允许 1 种(甲→乙→丙)。
步骤:
-
计算符合条件的比例:
-
套用到总排列数:
✅ 答案:
对比
思路 | 步骤特点 | 优势 |
---|---|---|
定序思想 | 先选位置 → 固定顺序 → 排剩余人 | 直观,适合“顺序已定”问题 |
消序思想 | 先算总数 → 乘比例 | 计算快,适合处理“顺序限制” |
例:10位身高不同的同学分成两排,每排5人,要求每一排由左至右身高依次变高,那么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 A. 252
- B. 1560
- C. 3150
- D. 6300
解析 每一排内部顺序是既定的,不需要我们排列,所以此题只需要挑选两排人选即可,所以一共有 种排列方式,选择 A。
例:某部门里身高各不相同的8人一起排练合唱节目。合唱要求8人排成两排,前后人员对齐,但要求后排的每个人要比站其前面的那个人高,以不被挡住。则这8人的站位方法有()种。
- A. 980
- B. 1260
- C. 1860
- D. 2520
解析 每一列内部顺序是既定的,不需要我们排列,所以此题只需要挑选4列人选即可,所以一共有 种排列方式,选择 D。
七、多面手问题
多面手组合问题做好多面手数量的分类讨论即可。
例 某国际会议需要翻译人员服务,现有翻译人员11人,其中5人只会英语,4人只会日语,另外2人不仅会英语也会日语,现从这11人中选4人当英语翻译,再从其余人中选4人当日语翻译,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
- A. 145
- B. 160
- C. 185
- D. 190
解析 当会英语也会日语的人数为0时,方法有 种;当会英语也会日语的人数为1时,方法有 种;当会英语也会日语的人数为2时,方法有 种,所以一共有 种,所以选择C。
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对人员进行分类:
- 仅英语(E): 5人
- 仅日语(J): 4人
- 英语和日语皆可(B): 2人
任务要求:
- 选出4名英语翻译。
- 从剩下的7人中选出4名日语翻译。
能够担任英语翻译的人员包括仅英语(E)和双语(B)的人员,共 人。 能够担任日语翻译的人员包括仅日语(J)和双语(B)的人员,共 人。
关键点在于,2名双语人员(B)的安排会影响两个翻译团队的选择池。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被选为英语翻译的双语人员数量,分情况讨论。
分情况计算
情况一:选择0名双语人员担任英语翻译
-
选英语翻译:
- 需要从5名“仅英语”人员中选出4人。
- 方法数: 种。
-
选日语翻译:
- 此时,剩余人员包括:1名“仅英语”,4名“仅日语”,2名“双语”。
- 可以担任日语翻译的人员是4名“仅日语”和2名“双语”,共6人。
- 从这6人中选出4人担任日语翻译。
- 方法数: 种。
- 情况一总计: 种。
情况二:选择1名双语人员担任英语翻译
-
选英语翻译:
- 需要从2名“双语”人员中选出1人,再从5名“仅英语”人员中选出3人。
- 方法数: 种。
-
选日语翻译:
- 此时,剩余人员包括:2名“仅英语”,4名“仅日语”,1名“双语”。
- 可以担任日语翻译的人员是4名“仅日语”和1名“双语”,共5人。
- 从这5人中选出4人担任日语翻译。
- 方法数: 种。
- 情况二总计: 种。
情况三:选择2名双语人员担任英语翻译
-
选英语翻译:
- 需要从2名“双语”人员中选出2人,再从5名“仅英语”人员中选出2人。
- 方法数: 种。
-
选日语翻译:
- 此时,剩余人员包括:3名“仅英语”,4名“仅日语”,0名“双语”。
- 可以担任日语翻译的人员只有4名“仅日语”。
- 从这4人中选出4人担任日语翻译。
- 方法数: 种。
- 情况三总计: 种。
结果汇总
将所有可能情况的方法数相加,得到总的安排方法数: 总方法数 = 情况一 + 情况二 + 情况三 = 种。
因此,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185种。
有的,这题其实可以用一个一气呵成的组合公式直接算出来,不必分类枚举。
思路核心
我们先把 11 个人看成三类:
- :只会英语,5 人
- :只会日语,4 人
- :双语,2 人
条件是:
- 英语组(4 人)只能从 中选。
- 选完英语组后,日语组(4 人)只能从剩下的 中选。
- 两个组不重叠(因为日语组从“剩下的人”选)。
一步到位的方法
设英语组中选了 个双语人员()。 那么:
- 从 中选 人:
- 从 中选 人:
- 此时剩下的双语人员数 = ,剩下的只会日语人数 = 4(全在),总可供日语组选的人 =
- 从这 人中选 4 人:
于是总数:
代入计算
- :
- :
- :
相加:
八、循环赛问题
1. 原理
n个对象都要和m个对象比赛一次,则会有 场比赛。n个对象之间两两比赛1次会出现 场比赛。
例【模版题】 在一次同学聚会中,每两名同学之间都互送了一件礼物,所有同学共送了90件礼物,共有()名同学参加了这次聚会。
- A. 45
- B. 30
- C. 9
- D. 10
解析 假设有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聚会,则每个人都会送出 份礼物,所以 ,则 ,所以选择 D。
这是一个经典的排列组合问题。正确答案是 D. 10。
方法一: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
- 假设有
n
名同学参加了聚会。 - 考虑其中一名同学,他/她需要给其他所有同学送礼物。因此,他/她需要送出
n - 1
件礼物。 - 因为有
n
名同学,并且每个人都送出了n - 1
件礼物,所以送出的礼物总数就是n * (n - 1)
。 -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等式:
- 我们需要找到两个相差为1的连续正整数,它们的乘积是90。通过心算或试算可知,。
- 因此,
n = 10
。
方法二:从“配对”的角度出发
- 假设有
n
名同学。 - “每两名同学之间”构成一个“配对”。从
n
名同学中任意选出2人组成一对的方法数是组合数 。 - 题目中说“互送了一件礼物”,这意味着每一对同学之间会产生2件礼物(A送给B一件,B送给A一件)。
- 所以,礼物的总数是“配对”数乘以2。
- 这和方法一得出的等式完全相同,解得
n = 10
。
结论: 共有1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聚会。
例:某公司举办新年联欢会,游戏节目上要求所有人排开并围成一个圆,且每人需与其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握手。若此游戏中共握手170次,则参加联欢会的共有()人。
- A. 17
- B. 20
- C. 34
- D. 40
解析:假设参加联欢会的共有n人,则每人需要和除开相邻部分的n-3个人握手,一共有握手 次,所以 ,即 ,代入选项验证,B选项符合,所以选择 B。
例:有5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不得分,平局双方各得1分。比赛结束后,若5支球队的总得分为25分,冠军得12分,则亚军得
- A. 5分
- B. 6分
- C. 7分
- D. 8分
解析:5支球队一共有 场比赛,胜负局总分+3,平局总分+2,现总分25分,根据鸡兔同笼,有5局平局、5局胜负局。冠军12分所以冠军4局都是胜负局取胜。
例:A、B、C、D四支球队开展篮球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已知A队已比赛了3场,B队已比赛了2场,C队已比赛了1场,D队已比赛了几场?
- A. 3
- B. 2
- C. 1
- D. 0
解析一:A已比赛3场,说明和B、C、D都比赛过了,D比赛场次 ,排除 D。现在A、B、C比赛队次之和 ,而总比赛队次累计必然为偶数(一场比赛2支队),所以排除A、C,所以选择 B。
解析二:A已比赛3场,说明和B、C、D都比赛过了。而C只比赛了1场,说明和B、D都没比过。B比赛了2场,说明是和A、D比赛的,所以D和A、B比过,没和C比过,选择 B。
九、错位排列
1. 原理
记住即可
1、2、3、4、5、6. ..个对象错位排序情况数:
0, 1, 2, 9, 44, 265, ...
错位排列问题(Derangement)是指将n个元素重新排列,使得每个元素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上。其结果数记为 或 。
(1) 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有两种常见形式:
-
- 其中 。
-
- 其中 。
公式2更易于计算和记忆。
例如,计算 :
(2) 通项公式
错位排列的通项公式为:
这个公式在理论上很重要,但在实际笔试计算中,当n较大时,使用递推公式通常更快捷。
例【模版题】 四位同学的手机完全相同,他们将四部手机混放在一起再取回,只有一人拿到自己的手机,而其他三人均没有拿到自己的手机。这样的拿法共有多少种?
- A. 6种
- B. 8种
- C. 10种
- D. 12种
解析:4个中3个错位排序,首先确定错位排序人选,,3个对象的错位排序有2种可能,所以一共有 种拿法,所以选择 B。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组合选择和错位排列的知识,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概念解析
- 组合选择:从4位同学中选出1位拿到自己手机的人,有多种选择方式。
- 错位排列:对于剩下的3位同学,要求他们都不能拿到自己的手机,这种排列方式称为“错位排列”,记为(为元素个数)。
步骤分析
-
选择拿到自己手机的人
从4位同学中任选1位拿到自己的手机,共有种选择方式。 -
计算剩余3人的错位排列数
对于剩下的3位同学,需满足“都不拿到自己手机”,即3个元素的错位排列数。
根据错位排列公式:- (1个元素无法错位)
- (2个元素互换位置)
- (递推公式)
代入计算:
即3个元素的错位排列有2种方式。
-
总排列数
总拿法 = 选择拿到自己手机的人数 × 剩余3人的错位排列数 = 。
这样的拿法共有种。
例:六个瓶子都贴有标签,其中恰好贴错了四个,贴错的可能情况有多少种?
- A. 15种
- B. 30种
- C. 135种
- D. 270种
解析 6个对象中4个错位排序,先确定错位排序人选,,4个对象的错位排序有9种可能,所以一共有 种可能,所以选择 C。
十、涂色问题
扇形涂色定理
扇形数n与可涂颜色相同时,涂色方案 ,当n为奇数时,取减号,当n为偶数时,取加号。
例:如图所示,一面墙被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颜色,要求在每一块里涂上一种颜色且相邻的两块颜色不相同(可以使用少于4种颜色),问有几种不同的涂法?
- A. 84
- B. 64
- C. 36
- D. 24
解析一 4个面两两相连,可以看作4个扇形涂色问题,所以根据公式,存在 种涂法,所以选择 A。
由于互不相邻的面可以同色也可以不同色,所以可以从他们分类讨论出发
解析二 观察到AC面不相邻,所以进行分类讨论:
① 如果AC同色,则AC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D必须在剩下3种颜色中各自选取1种颜色,分别都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
② 如果AC不同色,则AC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D必须在剩下2种颜色中各自选取1种颜色,分别都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
例:从4种不同的颜色中选取若干种颜色给图中A、B、C、D、E五个封闭区域涂色,相邻两个区域不同色。问:涂色方法总共有多少种?
- A. 144
- B. 106
- C. 98
- D. 96
解析一 观察到CE不相邻,所以分类讨论:
如果CE同色,则CE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D必须在剩下3种颜色中分别选取2种颜色,则B、D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最后A必须在除了B的颜色外的3种颜色中选取1种,则A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
如果CE不同色,则CE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D必须在剩下2种颜色中分别选取1中,有 种方式,最后A必须在除了B的颜色外的3种颜色种选取1种,则A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选择A。
解析二 观察到AD不相邻,所以分类讨论:
如果AD同色,则AD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必须在剩下3种颜色中选取1种颜色,则B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最后CE要在BD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有 种情况,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
如果AD不同色,则AD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B必须是剩下2种颜色中选取1中,有 种方式,最后最后CE要在BD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有 种情况,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
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选择A。
解析三 观察到AC不相邻,所以分类讨论:
如果AC同色,则AC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D必须在剩下3种颜色中分别选取2种颜色,则B、D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最后E要在BD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有 种情况,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
如果AC不同色,则AC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而后B必须在剩下2种颜色中选取1种颜色,有 种情况,然后D要在CB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1种,存在 种情况,最后E要在BD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1中,存在 种情况,所以一共有 种情况。所以一共有 种方式,选择 可以发现,只要是选择不相邻的两个面分类讨论,此类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例:如上图所示,五个圆相连,现在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给每个圆涂色,要求相连接的两个圆不能涂同种颜色,共有不同的涂色方法:
- A. 36种
- B. 72种
- C. 144种
- D. 32种
解析 观察发现SQ不相邻,所以分类讨论:
如果SQ同色,则SQ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则PR需要在SQ外剩下2种颜色中各自选取1种颜色,分别有 种方式,T需要在P的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1种颜色,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法;
如果SQ不同色,则SQ涂色方式有 种方式,则PR需要在SQ外剩下1种颜色中各自选取1种颜色,涂色方法固定,T需要在P的颜色外2种颜色中选取1种颜色,有 种方式,所以一共有 种方法;
所以一共有 种方法。选择
2. 拓展
四色定理: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4种颜色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颜色。
例:如图,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圆环被均匀地分割成7份,连同中间的小圆共8个区域。若要给这8个区域着色,至少需要()种颜色,才能使相邻区域颜色不同。

- A. 3
- B. 4
- C. 5
- D. 6
解析 根据四色定理, 任意不重叠的图块总可以用至多 4 种颜色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颜色, 所以排除 C、D。验证 A 选项: 中间圆形区域涂上第 1 种颜色 , 周围 7 个"扇形", 只能用 2 种颜色 , 从 12 点处位置交替涂色 发现奇数个图形会出现最后两个 相接的情况, 与题意矛盾排除。所以选择 B。
十一、递推问题
例:一个楼梯共有 9 级台阶,每步可以迈一级或二级台阶,问走完这个楼梯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 A. 13
- B. 32
- C. 55
- D. 86
解析 记走上第 级台阶的走法为 ,每次只能上1级或者2级,所以上第 级的情况可以分为第 级上1级,或者第 级上2级,所以 。所以先将 、 写出,明显 ,,所以 ,,,,,,,所以选择 C。
例:某自助餐厅提供羊肉串,小王怕浪费每次最多只拿 3 串。已知他正好吃了 10 串,那么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 A. 44
- B. 81
- C. 149
- D. 274
解析 记拿 根羊肉串的拿法个数为 ,每次最多拿3串,所以拿 根羊肉串的情况可以分类为拿 根+再拿3根或者拿 根+再拿2根或者拿 根+再拿1根,所以 。所以题干情况 ,以此类推,先将 、、 写出。,,,所以 ,,,,,,,所以选择 D。
十二、最短路径问题
1. 标数法
例:从A地到B地的道路如图所示,所有转弯均为直角,问如果要以最短距离从A地到达B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可以选择?

- A. 14
- B. 15
- C. 18
- D. 21
解析 根据标数法,一共有15种走法。
2. 固定步数排列组合型
例:小赵从家出发去单位上班要经过多条街道(如下图),假如他只能向西或向南行走,则他上班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 A. 6
- B. 24
- C. 32
- D. 35
解析 从家到单位,需要一共向西4步,向南3步,所以需要在7步里分配3步向南的顺序位置,所以有 种走法,所以选择 D。
例:甲乙两地间的纵横道路网如下图所示,若从甲地到乙地沿道路铺设电缆,要使铺设的电缆长度最短,则电缆经过丙地的情况数为:

- A. 12种
- B. 16种
- C. 20种
- D. 24种
解析 因为要使铺设的电缆长度最短,所以电缆从甲出发只可以向下或者向左。还需要经过丙,则从甲 丙需要3步向下+1步向左,有 种走法,从丙 乙需要3步向左+1步向下,有 种走法,所以一共有 种走法。选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