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
基础概念
现期

现期定义及公式推导

在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模块中,“现期”和“基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时间概念,构成了几乎所有增长率问题的基础。准确理解和区分它们,是快速解题的第一步。

一、现期的基本定义与命题特点

1.1 现期的基本定义

现期,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时期”或“当前的时期”。在资料分析的题目中,它通常指代材料中所涉及的较晚的那个时间点。与它相对的是 基期,即“作为基础的时期”,指代的是较早的那个时间点

例如,题目描述“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相比2022年增长了5%”,那么:

  • 现期:2023年
  • 基期:2022年

这两个概念总是成对出现,是进行时间对比和计算增长情况的基础。

1.2 现期问题命题特点

  • 隐蔽性:材料中很少会直接说“现期量是xxx”,而是通过时间状语来体现,需要考生自行判断。
  • 综合性:现期问题的计算往往与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多个概念结合,综合考察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 技巧性:直接计算现期量往往计算量较大,通常需要借助速算技巧来快速定位答案。

二、现期核心公式体系推导

资料分析的公式不需要死记硬背,理解其推导过程,才能在考场上灵活运用。

2.1 核心公式:现期量计算

我们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推导这个核心公式。

场景:小明的身高

去年(基期),小明的身高是160厘米。今年(现期),他的身高增长了5%。请问小明今年的身高是多少?

推导过程

  1. 增长了多少? 增长的部分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的。 增长量 = 去年的身高 × 增长率 = 160 cm × 5% = 8 cm

  2. 今年的身高是多少? 今年的身高 = 去年的身高 + 增长量 今年的身高 = 160 cm + 8 cm = 168 cm

公式化表达: 我们将这个过程用符号表示:

  • 现期量(今年的身高)= A
  • 基期量(去年的身高)= B
  • 增长率(身高的增长率)= r

推导1:

A = B + B × r

我们提取公因式 B,得到: 推导2:

$$ A = B \times (1 + r) $$

这就是计算现期量(A)的核心公式。它告诉我们,现期量等于基期量乘以 (1 + 增长率)

2.2 现期平均数公式

场景:学校食堂开销

去年(基期),学校食堂采购大米花费了10万元,共采购了2万斤;采购猪肉花费了20万元,共采购了1万斤。今年(现期),大米采购额增长了20%,采购量增长了10%;猪肉采购额增长了10%,采购量下降了5%。请问今年大米和猪肉的平均价格分别是多少?

核心原理: 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 平均数 = 总量 / 份数

  • 现期平均数 = 现期总量 / 现期份数

根据 A = B × (1 + r),我们可以推导出:

  • 现期总量 = 基期总量 × (1 + 总量增长率)
  • 现期份数 = 基期份数 × (1 + 份数增长率)

代入平均数公式,得到:

$$ \text{现期平均数} = \frac{\text{基期总量} \times (1 + \text{总量增长率a})}{\text{基期份数} \times (1 + \text{份数增长率b})} = \text{基期平均数} \times \frac{1+a}{1+b} $$

2.3 现期倍数公式

场景:公司利润比较

去年(基期),A公司的利润是1000万元,B公司的利润是1500万元。今年(现期),A公司的利润增长了30%,B公司的利润增长了20%。请问今年A公司的利润约是B公司的多少倍?

核心原理: 倍数关系就是做除法:A是B的多少倍 = A / B

  1. 计算A公司的现期利润现期利润_A = 基期利润_A × (1 + 增长率_A) = 1000 × (1 + 30%) = 1300 万元

  2. 计算B公司的现期利润现期利润_B = 基期利润_B × (1 + 增长率_B) = 1500 × (1 + 20%) = 1800 万元

  3. 计算倍数现期倍数 = 现期利润_A / 现期利润_B = 1300 / 1800 ≈ 0.72

公式化表达

$$ \text{现期A与B的倍数关系} = \frac{\text{现期量}_A}{\text{现期量}_B} = \frac{\text{基期量}_A \times (1 + r_A)}{\text{基期量}_B \times (1 + r_B)} $$

三、现期问题解题技巧

3.1 数据定位三步法

在复杂的材料中,遵循以下三步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计算所需的数据。

  1. 第一步:定时间。明确题目问的是“现期”还是“基期”的值。
  2. 第二步:定主体。搞清楚题目问的是哪个统计指标,如“总产值”、“出口额”、“人数”等。
  3. 第三步:找数据。根据时间和主体,在材料中定位对应的基期量B增长率r

3.2 速算技巧巧用

现期量的计算 A = B × (1 + r) 往往涉及复杂的乘法,实战中必须使用速算技巧。

  • 首数法:只计算第一位或前两位有效数字,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情况。
  • 估算法:将 (1+r) 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估算。例如 B × 1.17,可以看作 B + 0.17B,即 B 加上 B17%
  • 化分数法:将常见的百分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如 25% 换成 1/416.7% 换成 1/6。计算 B × (1 + 16.7%) 就变成了 B × (7/6)

四、经典真题深度解析

4.1 现期量计算命题

例1: 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请问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约为多少万亿元?

A. 8.8 万亿
B. 9.0 万亿
C. 9.2 万亿
D. 9.5 万亿


4.2 现期平均数陷阱题

例2: 2022年,某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2000亿元,从业人员为150万人。2023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21%,从业人员数同比增长了10%。请问2023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值)约为多少万元/人?

A. 88.0
B. 88.8
C. 92.1
D. 95.5


4.3 现期比重问题

例3: 2022年,某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为1200亿元。2023年,该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请问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多少?

A. 37.5%
B. 38.9%
C. 40.1%
D. 41.2%


4.4 现期增长量问题

例4: 2022年,某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600亿元,同比增长18%。请问2022年该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量约为多少亿元?

A. 548
B. 612
C. 648
D. 720


4.5 现期比较问题

例5: 2022年,甲地区GDP为8000亿元,同比增长8%;乙地区GDP为7500亿元,同比增长12%。请问2023年甲地区GDP与乙地区GDP的差值约为多少亿元?

A. 140
B. 160
C. 180
D. 200


4.6 现期复合增长问题

例6: 2020年,某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万辆。2021年同比增长25%,2022年同比增长30%。请问2022年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多少万辆?

A. 19.5
B. 20.8
C. 21.6
D. 22.4

五、高频易错点避坑指南

5.1 时间陷阱

务必分清材料和问题中的每一个时间点。 常见的表述如“2023年...,同比增长...”,这里的“同比增长”是指与2022年相比,给出的数据是2023年的现期量,但增长率是相对于2022年基期的。如果题目问2022年的值,就需要反向计算基期。

5.2 单位陷阱

计算前一定要统一单位。 材料中可能同时出现“万吨”、“公斤”、“亿元”、“万元”,在做除法(如计算平均数、比重)时,必须先将单位统一,否则结果将谬以千里。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