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第七课:容斥问题
一、双集合
基本原理
容斥原理公式:
二、三集合
1. 标准型:(动手画图)
题目:(2020 新疆)某单位共有 240 名员工,其中订阅 A 期刊的有 125 人,订阅 B 期刊有 126 人,订阅 C 期刊的有 135 人,订阅 A、B 期刊的有 57 人,订阅 A、C 期刊的有 73 人,订阅 3 种期刊的有 31 人,此外,还有 17 人没有订阅这三种期刊中的任何一种。问订阅 B、C 期刊的有多少人?
- A.57
- B.64
- C.69
- D.78
解析:
直接运用标准三集合容斥公式即可 解题思路(容斥原理)
已知:总人数 ,三者都不订阅 人 .
设 。由容斥原理: 代入数据: 计算:
答案:B. 64
2. 非标准型
前提:出现只满足两个条件(注:只满足两个条件=只满足两个条件)
题目:(2019 河北)某班参加学科竞赛人数 40 人,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 22 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 27 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 25 人,只参加两科竞赛的有 24 人,参加三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 A.2
- B.3
- C.5
- D.7
解析:
已知“参加至少一科”的总人数为 40,说明“都不参加”人数为 0。代入公式:
即:
答案:C. 5
扩展:N 集合容斥
例题1:基础容斥应用
题目:某班有54名学生,其中有24名同学喜欢唱歌,有32名同学喜欢跳舞,唱歌、跳舞都不喜欢的有7名同学,那么既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的同学有多少人?
- A. 9人
- B. 23人
- C. 28人
- D. 13人
解析:
实际涉及到唱歌或者跳舞的学生 = 54 - 7 = 47人。
根据容斥原理:
所以同时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的同学人数 = 24 + 32 - 47 = 9人
答案:A
例题2:容斥原理应用
题目:某班共有46人参加了一次数学测验,其中35人做对了第一题,28人做对了第二题,有3人都做错了这两道题,那么该班有多少人只做对了第二题?
- A. 8人
- B. 11人
- C. 15人
- D. 18人
解析:
实际涉及到做对第一题或者第二题的学生 = 46 - 3 = 43人
所以这两题都做对的人数 = 35 + 28 - 43 = 20人
所以只做对第二题的人数 = 28 - 20 = 8人
答案:A
容斥最值问题
例题3:容斥最值应用
题目:某班级55名同学参加语文、数学二门课的考试。已知语文51人及格,数学48人及格,则只有语文一门课程及格的人数最多有( )人。
- A. 3
- B. 4
- C. 7
- D. 8
解析:
只有语文一门课程及格的人数 = 语文及格人数 - 语文数学都及格人数 = 51 - 语文数学都及格人数
想要只有语文一门课程及格的人数尽量多,则需要语文数学都及格人数尽量少。
而
想要尽量少,则需要尽量多,最多为全班55人
所以 最少为 99 - 55 = 44人
所以只有语文一门及格的人数最多可以有 51 - 44 = 7人
答案:C
重要公式:
二、三集合容斥
基本原理
三集合容斥原理:
标准公式:
例题4:三集合容斥基础应用
题目:某旅行团共有48名游客,都报名参观了三个景点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只参观了一个景点的人数与至少参观了两个景点的人数相同,是参观了三个景点的人数的4倍。则需要为这些游客购买多少张景点门票:
- A. 48
- B. 72
- C. 78
- D. 84
解析:
假设只参观了一个景点的人数为a,只参观了两个景点的人数为b,参观了三个景点的人数为c。
根据题意:
- (只参观一个景点的人数 = 至少参观两个景点的人数)
- (只参观一个景点的人数是参观三个景点人数的4倍)
由 和 ,可得
由 ,可得
所以
一共需要购买门票数 = 张
答案:C
例题5:三集合容斥应用
题目:为了解某校乒乓球、篮球、排球三种球类的运动情况,采访了某班的同学,了解到会打乒乓球的32人,会打篮球的25人,会打排球的23人,只会打两种球类的18人,三种球类都会打的8人,三种球类都不会的6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 A. 50
- B. 52
- C. 60
- D. 76
解析:
根据三集合公式:
会打球的总人数 = 人
所以共有 人
答案:B
例题6:问卷调查容斥问题
题目:某高校做有关碎片化学习的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0%,在调查对象中有180人会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200人利用书本进行学习,100人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同时使用三种方式学习的有50人,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学习的有20人,不存在三种方式学习都不用的人。那么,这次共发放了多少份问卷?
- A. 370
- B. 380
- C. 390
- D. 400
解析:
回收问卷人数 = 人
所以发放问卷数 = 人
答案:D
例题7:选修课容斥问题
题目: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
- A. 1人
- B. 2人
- C. 3人
- D. 4人
解析:
选修甲或乙或丙课程的总人数 = 人
所以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 人
答案:B
例题8:岗位胜任容斥问题
题目:某单位26人需要安排在ABC三种不同工作岗位上,发现不能胜任A岗位的有3人,不能胜任B岗位的有2人,不能胜任C岗位的有1人,其中,不能胜任两个及以上岗位的2人,三个岗位都不能胜任的1人,该单位多少人能够胜任所有岗位工作?
- A. 21
- B. 22
- C. 23
- D. 24
解析:
不能胜任A或B或C岗位的总人数 = 人
所以能胜任ABC所有岗位的人数 = 人
答案:C
例题9:志愿者活动容斥问题
题目:某社区组织35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其中,志愿者可以从楼道巡逻、帮扶空巢老人、扫雪中任选至多2项,参加楼道巡逻、帮扶空巢老人、扫雪的人数分别是16人、23人、24人。其中,楼道巡逻、帮扶空巢老人都参加的有11人,楼道巡逻、扫雪都参加的有9人,则帮扶空巢老人、扫雪都参加的有()人。
- A. 43
- B. 12
- C. 8
- D. 9
解析:
假设帮扶空巢老人、扫雪都参加的有x人,因为3项任务都参加人数为0
则
所以帮扶空巢老人、扫雪都参加的有8人
答案:C
例题10:趣味运动会容斥问题
题目:某单位举办设有A、B、C三个项目的趣味运动会,每位员工三个项目都可以报名参加。经统计,共有72名员工报名,其中参加A、B、C三个项目的人数分别为26、32、38,三个项目都参加的有4人,则仅参加一个项目的员工人数是?
- A. 48
- B. 40
- C. 52
- D. 44
解析:
总人次 = 人次
假设仅参加2个项目人数为x,则
所以仅参加一个项目的员工人数 = 人
答案:C
三、容斥最值问题
最少重叠问题
例题11:最少重叠人数
题目:有100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50人,未参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7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 A. 7人
- B. 10人
- C. 15人
- D. 20人
解析:
参加项目总人次 = 人次
现有100人员,要让超过一层人数尽量少,则先铺满一层,还剩 人次
多出来的人次尽量堆至最高3层,所以会有至少 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答案:B
最多未参与问题
例题12:最多未参与人数
题目:一个班级组织跑步比赛,共设100米、200米、400米三个项目。班级有50人,报名参加100米比赛的有27人,参加200米比赛的有25人,参加400米比赛的有21人。如果每人最多只能报名参加2项比赛,那么该班最多有多少人未报名参赛?
- A. 11
- B. 12
- C. 13
- D. 14
解析:
总人次 = 人次
先要让未报名人数尽量多,则需要让报名参赛人数尽量少
每人最多2项,73 ÷ 2 = 36.5,所以参赛人数至少为37人
所以最多有 人未报名参赛
答案:C
例题13:特殊情况处理
题目:一个班级组织跑步比赛,共设100米、200米、400米三个项目。班级有50人,报名参加100米比赛的有38人,参加200米比赛的有14人,参加400米比赛的有20人。如果每人最多只能报名参加2项比赛,那么该班最多有多少人未报名参赛?
- A. 11
- B. 12
- C. 13
- D. 14
解析:
总人次 = 人次
先要让未报名人数尽量多,则需要让报名参赛人数尽量少
因为 ,所以72人次不可能所有人都参赛两种
最多 人参赛2种,此时还剩 人次
所以至少 人次参赛,则最多有 人未报名参赛
答案:B
注意点:当 A > B + C 时,不能直接除2
最少共同问题
例题14:最少共同借阅
题目:阅览室有100本杂志。小赵借阅过其中75本,小王借阅过70本,小刘借阅过60本,则三人共同借阅过的杂志最少有( )本。
- A. 5
- B. 10
- C. 15
- D. 30
解析:
总人次 = 人次
要让三层尽量低,则一、二层尽量铺满,还剩 人次
这5人次只能在第三层铺一层,所以至少有5本是三人共同借阅过的
答案:A
真题扩展
题目:(2024 江苏)某基层工会共有 180 名会员,举行甲、乙两项工会活动,60%的会员参加甲活动,50%的会员参加乙活动,若只参加甲活动的会员有 80 人,则只参加乙活动的会员有( )
- A.10 人
- B.28 人
- C.62 人
- D.90 人
解析:
解析(两集合容斥)
总人数 。
参加甲:;
参加乙:。 已知“只参加甲”为 80 人,
则交集人数:
于是“只参加乙”:
答案:C. 62 人
例(2021 四川)为实现产业振兴,农科院对某县的所有自然村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 种植 A 作物的自然村占4/13。适合种植 B 作物的自然村有 25 个,同时适合种植两种作物的自然村占总数的 1/14,则在该县,不适合种植两种作物的自然村至少有多少个?
- A.57
- B.67
- C.114
- D.134
解析:
-
设总自然村数为 (因 与 要为整数)。
-
则各数为:
- 适合 A:
- 适合 B:(题给定值)
- 同时适合两种:
-
“不适合两种”(既不 A 也不 B)为
-
约束与取最小:
- 必须有
- 且 为正整数,故唯一可行最小为 。
- 代回得最小值:
结论:不适合两种作物的自然村至少 114 个(选 C)。
例(2018 山东选调)某高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共有 1000 名学生报名参加竞赛项目。为从运动员中选拔人员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队列,现把所有运动员从 1 到 1000 进行编号,选出编号为3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开幕式队列,而编号为7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闭幕式队列。问:既不参加开幕式队列也不参加闭幕式队列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 A.428
- B.475
- C.525
- D.572
解析(倍数计数 + 容斥)
设
- :编号为 3 的倍数(开幕式),;
- :编号为 7 的倍数(闭幕式),;
- 交集为 21 的倍数,。
参加至少一个队列的人数: 既不参加两队列的人数:
答案:D.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