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程问题
一、基本方程运算
核心公式
工程量 = 效率 × 时间
例题1:基础工程问题
题目: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建一段长为2100千米的公路,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50千米,甲队先单独修3天,余下的路程与乙队合修6天完成,则乙队每天所修公路的长度是:
- A. 135千米
- B. 140千米
- C. 160千米
- D. 170千米
解析:
假设甲每天可以修a千米,则乙每天修 a + 50 千米
根据题意可知:
即
解得 a = 120
所以 a + 50 = 170
答案:D
二、比例关系
原理1:工作时间相同,完成量与效率成正比
例题2:效率比例问题
题目:甲、乙、丙三个植树队同时各种400棵树,当甲队把400棵树全部种完时,乙队还有150棵树没种,丙队才种了220棵树。当乙队全部种完时,丙队还有多少棵树没种?
- A. 48
- B. 52
- C. 66
- D. 74
解析:
甲完成400棵树,乙完成 棵,丙完成220棵树
所以乙丙效率比为 250 : 220 = 25 : 22
当乙完成400棵树时,乙完成量看作25份,则乙丙完成量比例差 = 3份 = 棵
所以丙还有48棵没种。
答案:A
方程法 先设三队的种树速率分别为,,(棵/时间单位)。
1. 用甲队的完工时刻求速率比例
甲队完成 400 棵所用时间
此时乙队种了 250 棵,丙队种了 200 棵:
得到比例
2. 求乙队完工时丙队已种树数
乙队完成 400 棵所用时间
丙队此时已种:
代入速率比例:
于是
3. 计算丙队剩余未种的树数
丙队总任务为 400 棵,因此剩余数为
原理2:工程量不变,效率与用时成反比
例题3:效率与时间反比
题目:一项工程,若交给A队施工,需要20天,若交给B队,需要30天,如果交给他们两队一起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 A. 10
- B. 11
- C. 12
- D. 15
解析:
A队B队在工程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时间比为2:3
所以他们的效率比为时间比的反比3:2
设A队效率为3,B队效率为2,则工程总量 =
所以如果他们一起施工,总效率 =
此时用时 = 天
答案:C
快速解法 设工程总量为60份(20 和 30的最小公倍数) A队效率为3,B队效率为2,一起合作需要 天
例题4:效率变化问题
题目:一个车间需要生产模具256个,每小时生产32个可按时完成,但是生产期间机器发生了故障,修理了1.5个小时,后来只能加派人手使得每小时生产的模具提高到48个,这样恰好按时完成任务。机器在生产了()个零件后发生了故障。
- A. 112
- B. 108
- C. 96
- D. 72
解析:
前后效率比为 32 : 48 = 2 : 3
所以提升效率部分工作量前后时间比为 3 : 2
比例差1份 = 1.5小时,所以提升效率前这部分用时应当为 小时
即 个零件是提升效率后生产的
所以故障时已经生产 个零件
答案:A
方程法 解题思路
-
设定变量
- 故障前正常生产小时,速度。
- 机器修理小时,期间产量为。
- 修好后剩余时间小时,加派人手后速度。
- 总计划工期为小时(题目已暗示“按时完成”)。
-
时间方程
- 产量方程
把代入:
- 计算故障前产量
答案
机器在生产了 112 个零件后发生了故障。
三、牛吃草问题
核心原理
初始量 = 净消耗量 × 时间
牛吃草问题一般初始量恒定,则净消耗量与时间成反比关系。
数学模型
记号 | 含义 |
---|---|
初始可食牧草量(以“头·天”为单位,即一头牛一天的草量) | |
草地每日再生量(同样以“头·天/天”为单位) | |
牛的头数 | |
能维持的天数 |
基本平衡方程(草刚好吃完时):
例题5:经典牛吃草问题
题目【模版题】:有一块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15头牛吃10天,则它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 A. 3
- B. 4
- C. 5
- D. 6
解析:
假设牛吃草效率为1,草生长的效率 = a
牧场草的存量(工程量)固定,时间比为 20 : 10 = 2 : 1
所以总效率比为 1 : 2
所以
根据比例差可知 1份 = 5,则 10 - a = 5,解得 a = 5
所以草量 =
25头牛时净效率 = 25 - 5 = 20,用时 = 天
答案:C
方程法 1 .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 10 头牛能吃 20 天
- 15 头牛能吃 10 天
2 . 解出与
两式相减(① − ②):
再代回②:
初始草量,每日再生量。
3 . 求 25 头牛能吃多少天
设所求天数为,代入平衡方程:
这块牧场可供 25 头牛吃 5 天。
例题6:检票口问题
题目【较难】: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个检票口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那么需多少分钟?
- A. 9
- B. 12
- C. 15
- D. 18
解析:
假设检票口效率为1,来人的效率为a
开始检票时存量固定,时间比为 3 : 2,所以效率比 (4 - a) : (5 - a) = 2 : 3
根据比例差可知 a = 2,存量 =
7个检票口时,总效率 = 7 - 2 = 5,所以需要 分钟
答案:B
方程法(使用牛吃草公式)
牧场问题 | 检票排队问题 |
---|---|
初始草量 | 初始排队人数 |
草地每日再生量 | 旅客到达速率(人/分) |
牛吃草速率头牛 | 检票速率(人/分,条通道) |
维持天的平衡方程 | 队伍消失的平衡方程 |
- 建立平衡方程
设
-:单个检票口检票速率(人/分) -:开检前已排队的时间(分) -:开个检票口时,队伍全部清空所用时间(分)
队伍消失条件
- 利用已知数据求
同期开口数 | 消失时间 | 方程 |
---|---|---|
令(到达速率与单口检票速率之比) 两式同除以:
相减得。 再代回第二式得。
结论
- 旅客提前分钟开始排队。
- 到达速率是单口检票速率的两倍:。
- 求开 7 个检票口所需时间
将代入 (★):
若同时开启 7 个检票口,需要 12 分钟队伍才能全部消失。
——整个过程完全对应“牛吃草”模型:
- 初始队伍 ↔ 初始草量
- 旅客到达 ↔ 草地再生
- 检票放行 ↔ 牛吃草
令可以加速计算
四、优势比较问题
例题7:工匠优势比较
题目【较难】:工匠师傅甲擅长制作工艺品A,师傅乙擅长制作工艺品B,当有制作A任务时甲只制作A,有制作B任务时乙只制作B。两人8周可以制作一车工艺品A,如由乙单独完成则需40周。两人60天可制作一车工艺品B,如由甲单独完成则需30周,现需要制作A、B各占一半的一车工艺品,问两位师傅共同完成需要多少天?
- A. 40
- B. 45
- C. 50
- D. 55
解析:
方程法
1. 明确速率与工作量的关系
- 设:
- 甲制作A的速率为(单位/天),制作B的速率为(单位/天);
- 乙制作A的速率为(单位/天),制作B的速率为(单位/天)。
- 1车工艺品的工作量:
- 1车A的总量 = 乙单独制作40周的工作量 =(单位);
- 1车B的总量 = 甲单独制作30周的工作量 =(单位)。
2. 根据合作条件列方程
-
制作1车A的合作条件:甲、乙合作8周(56天)完成,因此:
合作工作量 = 1车A总量 →,
化简:→。 -
制作1车B的合作条件:甲、乙合作60天完成,因此:
合作工作量 = 1车B总量 →,
化简:→→。
3. 代入假设值确定具体速率
- 假设(乙每天做1单位A),(甲每天做1单位B),则:
- 甲的A速率:(单位/天);
- 乙的B速率:(单位/天)。
4. 计算A、B产品的总量
- 1车A的总量:(单位);
- 1车B的总量:(单位)。
5. 任务需求与总时间计算
-
需制作“A、B各占一半的一车工艺品”,即:
- A的任务量:(单位);
- B的任务量:(单位)。
-
分工与时间:
- 甲专注做A,需时:(天);
- 乙在35天内做B的量:(单位);
- B剩余量:(单位),由甲、乙合作完成,合作速率为(单位/天),需时:(天)。
-
总时间:(天)。
结论:两位师傅共同完成任务需要 40天。
提示:可以计算得到乙做一半需要 42 天的时候快速得到所需时间必定小于 42(因为甲可以帮助乙)而锁定答案 40,避免下一步计算